講師課程更多
-
2016-07-21...查看詳情>> 課程重點: 通過本課程可以學習到什么? 系統的創新的類型和方法訓練 側重創新能力訓練,非簡單的一些產品創意解析 從低層次的創新活動,轉向核心技術創新的方法和路徑 產業的升級轉型,和新產品新業務的發掘方法 創新活動的孵化過程 課程大綱: 一、工業4.0與傳統制造業的經營困境和創新 1.工業4.0的特征:什么是工業4.0?其生產和經營模式的特征如何? 2.企業傳統生產模式解析:訂單生產、備貨生產等生產模式的特點和發展缺陷是什么? 沖突:訂單的不確定性VS 生產組織的難度 目標:走向“穩定的訂單”、“成熟的技術”和“固化的員工和生產流程” 核心點:如何建立有競爭優勢、相對穩定、又保持一定彈性的供應鏈 3.近年來國內外部環境對制造業的主要影響和挑戰 4.在工業4.0環境下制造業企業如何開展產品創新? 從“模仿式創新”走向“自主創新”的思維轉型 從“微創新”到擁有“核心技術”的技術轉型 從“傳統制造”走向“中國智造”的產業轉型 “被動生產”走向“自主研發”的模式轉型 5.工業4.0以及未來創新環境、政策扶持等前景分析 6.企業創新模型的整體解析 產品創新的策略:加減乘除法策略 產品改良升級:設計創新、應用創新、技術創新、成本創新、功能創新等 生產模式創新:標準化、服務化、平臺化、社交化、O2O定制生產等 商業模式創新:重定位、新細分市場、產品布局、盈利模式、品牌等 全新產品挖掘:基于企業資源、技術和客戶關系延伸進入新的朝陽行業! 7.企業創新活動的組織、選擇和評估 二、設計創新:包裝、外觀、人機交互和體驗創新 1、基于設計驅動式的創新內容和特征 設計創新對消費購買過程的意義 設計與用戶使用體驗 設計與產品生產、包裝、運輸和維護成本 2、設計創新法則1:消費刺激下的產品潛意識表達 產品外在表達和內涵的變與不變:貨架上的面條和雞蛋 產品表達對購買的刺激過程:消費動機、認知和理論 刺激消費動機下的產品設計:鵝卵石移動電源、五彩冰沙等 易感知的產品設計:可隨環境和行為變化的產品包裝和外觀 強化認知和消費理念的產品設計:保健品、奢侈品、化妝品 產品設計的社交、文化和倫理價值:朋克燈具、米拉辦公椅的設計、浴室文明 3、設計創新法則2:體驗經濟下的人機交互 易識別、易理解、和漸進式輔助理解的可讀性設計 同步、適度、一致機器語言表達和感知 體驗的愉悅性和文化性 易理解的操控設計 快捷、多樣、低耗的中心控制和一體化操作 輔助性的可操控環境 包容性的操控設計 4、設計創新法則3:成本驅動下的簡約設計 減少空間的簡約設計 可回收和環保式設計 生產裝配和運輸設計 可維護可管理的設計 三、應用創新:應用的多樣性、個性化和品類整合 1、應用創新的價值和實施范圍:挖掘新的應用市場、歸并類似需求的細分市場 2、應用創新法則1:拓展應用的多樣性 應用的細分要素:視頻監控設備在不同主體、用途、客體和場景下的市場應用拓展 產品用途的分類:使用、收益、社交、愉悅、自尊、公益 基于功能流程的拓展:面包機的應用方向 基于物理屬性的拓展:小蘇打粉可以用來干什么? 基于主客體的拓展:誰?處理什么? 基于場景和環境的拓展:不同場景下的手機應用 案例分析:3D打印和穿戴設備 3、應用創新法則2:強化應用特征和個性化 在日本被瘋搶的馬桶蓋和電飯煲 產品質量指標:質量和效率、有效性和耐用性、適用性、安全性等 繁多的手機品類:單反攝像式、卡片式、等等 產品質量指標的設計過程:需求——功能——規格 案例解析:商用客車的品類管理和質量標準設計過程解析 4、應用創新法則3:歸并整合應用品類 問題:臃腫、低效的產品品類、版本體系,龐大的產品庫存 產品標準化和品類管理 模塊化、標準化、系列化和家族化設計 案例解析:車載GPS遠控系統的標準化設計過程解析 四、功能創新:增加和強化產品功能用途 1、什么是功能創新?有什么意義? 2、功能創新法則1:功能的增加 任務延伸:攪拌機、榨汁機、豆漿機、和面機、面包機等小家電之間的功能關聯 案例解析:多功能筆 屬性延伸:自動補光手機外殼、鈴鐺戒指、空氣清新劑、雙焦眼鏡 環境依附:發光公路、自發電電筒、 行為依附:游戲抽水泵、智能跑鞋 3、功能創新法則2:功能的擴大 復制:吉利雙峰刀片、全景式相機和連拍、雙面膠 擴大:音響功放、旋風式抽水馬桶和高倍望遠鏡 輔助:兒童車 4、功能創新法則3:功能的分離 AB膠、洗發水和芭比娃娃 移動電源、潛水艇 5、功能創新法則4:功能的組合 被捆綁的穿戴設備 一體化的智能家居 抑郁癥的綜合療法 五、成本創新:如何減少產品對資源、空間和成本的占用! 1、DTC算子:產品的空間-時間-成本沖突 2、成本創新法則1:功能的刪減 衣物清新劑:減即是加? 從唱片機到ipod:一路減少的進化之路! 隱形眼鏡和真空食品 3、成本創新法則2:功能的緊縮 U盤、ipad和超薄本 數碼格式 4、成本創新法則2:功能的共享 萬能遙控器 集裝箱家居 5、成本創新法則3:最優制造成本 最優設計法則 經濟型材料 6、成本創新法則5:低耗、環保和可回收性 六、技術創新:在產品工作原理和結構上進化,擁有核心技術! 1.什么是“核心技術”?如何研發出“核心技術”? 2.核心技術的研究過程 問題和矛盾的分析:環境-操作-系統三元關系矛盾 創新性解決問題:減少負面因素、惰性環境、構建反向矛盾等 創新的層次:合理化、重新設計、組合、新系統、全新模式 人機交互關系的思考:環境、人和產品的交互關系和邊界 產品建模過程:現存對象、轉換器和理想模型 抽象機器:能量源、傳動、工作機體、控制系統、配置器 技術系統的工作原理:產品功能、結構和規格設計 3.技術進化層級1:理想化設計和組合創新 案例解析:功能不斷增強的手機 案例解析:自行車的子系統非均衡發展 案例解析:冰箱的進化過程 4.技術進化層級2:動態化增長 案例解析:床墊的連續變化系統 案例解析:汽車的速度控制的主動適應系統 5.技術進化層級3:人工智能 案例解析:儀器檢測的機器學習過程 案例解析:智能導購系統 6.技術進化層級4:新物質-場的復雜系統 案例解析:場控鏡頭的進化 案例解析:黑板的智能化發展 7.技術進化層級5:微觀系統 案例解析:金屬切割工具 案例解析:3D打印系統 七、新產品的延伸和轉型:如何進入或轉型到新的朝陽產品! 1、產品的生命周期和產品的進化:新品種產品、產品的變形、產業轉型和全新業務 2、新產品發現 來自于用戶使用情景分析下的新產品發現 來自于企業資源的聚集、二次開發和增值業務的新產品發現 來自于生產過程的新產品發現 來自于營銷活動和客戶關系的新產品發現 來自于相關宏觀行業環境和競爭對手的新產品發現 3、產品的轉型 標準化生產:“訂單型生產”到“產品型生產” 產品服務化:從賣產品,走向賣服務! 產品的變形:基于產品內涵的形態延伸 整合供應鏈和解決方案:如何為客戶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 社交化和平臺化發展:從做產品,走向做平臺! 八、創新項目的組織實施和孵化過程 1、創新的風險和效益:“適度創新”,還是“突破性創新”? 2、創新成敗原因分析:資金-技術-市場間的轉化過程和沖突 3、導致產品失敗的隱藏因素:市場信心! 4、抓住問題癥結:破解產品的“模糊前端”!建立市場信心! 5、創新項目的孵化過程:多迭代的產品規劃設計全過程解析 6、常見的產品創新和孵化模型解析 典型模型1:全新產品策劃孵化模型 典型模型2:基于產品質量改進模型(核心技術演化模型) 典型模型3:基于設計和用戶體驗驅動的孵化模型 典型模型4:產品化模塊化設計孵化模型 典型模型5:基于縮減成本的孵化模型 典型模型6:服務型產品孵化模型 典型模型7:平臺型產品孵化模型 典型模型8:商業模式創新的孵化模型 7、建立符合企業的產品管理機制:協同產品研發、生產、營銷、客服各部門的工作機制 8、產品管理團隊和創新組織機構建設
講師授課見證
更多
對不起,該講師暫未上傳講師授課見證





請輸入正確的用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