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管理素養與角色認知
發布日期:2017-01-10瀏覽:6150
- 
                                                                課程背景對于管理者來說,更多的都是在處理人與事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要想處理好這些關系,在企業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首先必須認識自己,認清自己的角色,充分扮演好這個角色。作為管理者在實際工作中經常需要不斷轉化角色,而要轉化角色,首先就要認識自己的角色作用和功能,否則就會出現偏差,影響個人的職業生涯與績效, 所以角色認知能力在管理作用的方面起到基礎性的作用。課程價值點1、 使管理者對管理有清醒的認識
 2、 明確管理對象中人與事的處理關系
 3、 明確自己作為上級、平級、下級分別所應具備的角色與職責
 4、 掌握有效輔佐上級的原則與方法
 5、 掌握如何與上司相處的方法
 6、 掌握如何在下級面前具備親和力同時樹立權威的方法
 7、 使學員具備積極心態、責任心、欣賞、付出等職業素養課程對象中基層管理者、班組長與主管、新任經理、儲備經理解決問題管理者的角色錯位、認知錯位學員收獲1、 使管理者對管理有清醒的認識
 2、 明確管理對象中人與事的處理關系
 3、 明確自己作為上級、平級、下級分別所應具備的角色與職責
 4、 掌握有效輔佐上級的原則與方法
 5、 掌握如何與上司相處的方法
 6、 掌握如何在下級面前具備親和力同時樹立權威的方法
 7、 使學員具備積極心態、責任心、欣賞、付出等職業素養企業收獲一批善于做對的事情的管理者課程時長12 H課程大綱一、 互聯網時代下的管理認知
 1. 對管理的新認識
 1) 互聯網思維下管理的新特點
 互動分享:什麼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2) 管理者與卓有成效的概念
 3) 案例分析:呂經理出了什麼問題
 4) 互動討論:領導管理的本質
 5) 互聯網時代下對管理者的新要求
 2. 互聯網思維下管理角色轉換
 1) 互動研討:從球星到教練的轉化
 2) 中層管理者面臨的六大轉變
 3) 從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工作理念、時間分配、領導技能的三大變化
 3. 正確認識管理對象
 1) 互動:管理是管什麼理什麼?
 2) 理與管的對象
 3) 小組互動:如何理,如何管?
 4. 管理者的八項管理工作
 1) 管事4項 :PDCA
 2) 理人4項:選用育留
 二、 管理者角色認知
 1. 中層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1) 互動研討:你心中理想的上下級
 管理者面臨的三大難題
 2) 案例討論:四種常見角色錯位
 3) 中層幹部的三個定位
 面對上級:上級的好幫手(做好三件事)
 面對下級:下級的好領導(扮好四個角)
 面對平級:平級的好搭檔(定好一個位)
 2. 上級的好幫手
 1) 第一件事:完成職責
 互動練習:職責對應
 2) 第二件事:達成目標
 互動練習:請算出達成率
 視頻案例討論:目標導向
 3) 第三件事:執行命令
 案例討論:決策與執行的關係
 互動討論:中層主管的有限執行
 4) 情景模擬:有效輔佐上級:如何與五種不好相處的上司相處
 5) 互動研討:如何讓上司放心
 3. 下級的好領導
 1) 角色一:職業規劃師
 互動討論:下屬會追隨什麼
 如何給下屬造夢
 2) 角色二:成長教練
 互動討論:為什麼要培育下屬
 實戰策略:離場練習
 3) 角色三:清道夫
 4) 角色四:支持者
 互動討論:下屬都需要什麼支持
 應該給予下屬的四大支持
 5)菩薩心腸,用霹靂手段----如何既親和又有權威
 待人可親:對待下屬的根本態度
 平時用真情投資
 治事可畏:工作管理嚴格要求
 情景案例:立威的四條途徑
 4. 平級的好搭檔
 關於內部客戶的認知
 課堂練習:找出你的內部客戶
 實戰應用:平級發生誤解時誰付主要責任
 三、 管理者素養
 1、 職業心態
 1) 積極主動
 互動研討:被迫與主動
 一切是我自己選擇的結果
 影響圈與關注圈
 實戰練習:擴大自己的影響圈
 2) 責任心態
 案例探討:誰該負責
 互動討論:責任是什麼
 互動討論:為什麼要具備責任心態
 推卸責任等于將自己定位為外力決定下的犧牲者
 不能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的人生
 3) 承諾心態
 案例分析:如果你是女主角
 承諾的本質---自律
 互動討論:因為不兌現承諾,我們付出了一個什么樣的代價?
 實戰策略: 誠信聚焦
 4) 寬容心態
 互動討論:用人是用人之長還是之短
 實戰策略:容言、容事、容人
 體驗練習:擴大格局
 2、 管理者思維
 1) 目標導向思維
 現場測試
 案例討論:結果導向與資源導向
 視頻研討:尋找哈里波特
 2) 我能貢獻什麼
 互動練習:我貢獻了什麼
 在自我崗位上的貢獻
 與他人關係中作出貢獻
 有效貢獻的四種方式
 3) 創新突破思維
 互動遊戲:從A點到B點
 打破頭腦的框框
 鼓勵微創新
 發動全員創新
 
                
 
             
                 
                 
    


 
	                
	                    
	            




 請輸入正確的用戶名
請輸入正確的用戶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