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環境與智能化轉型
發布日期:2018-09-28瀏覽:14417
-
課程背景
企業智能化本質是提高企業管理經營活動中的價值創造能力。智能制造是一種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不同于以往的機器化智能, 強調整個制造過程的系統性智能, 可分為智能設計、智能生產、智能管理以及智能服務等關鍵環節, 具有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等功能, 其本質是提高企業管理經營活動中的價值創造能力。企業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關鍵在于系統性探索影響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因素及其作用機理。目前正在實行智能化轉型升級或者已經實現智能化轉型升級的制造業企業為本課程提供了豐富的原始資料, 從眾多實踐企業案例的實際情況中, 對企業智能化的本質內容進行提煉總結, 并歸納其內在聯系, 最終形成課程內容。課程價值點
在時代背景下理解企業智能化的發展需求,探討企業智能化的目標、路徑;明確智能化的目標導向,解決智能化過程中的問題。課程對象
企業中高層管理者課程時長
6小時 H課程大綱
一、 智能化的時代背景和國際環境
1、世界性的治理共識的不足
2、經濟利益為中心的利弊
3、呼喚有效的科技進步與合作
4、享受文化、娛樂文化的局限性
二、我國制造業智能化發展現狀
以《中國制造2025》為制造業發展總綱,工信部頒布了多項推動智能制造發展的政策措施,比如2016年頒布的《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等,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工程行動。和國際環境 制造發展的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國家對于智能制造發展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大。
2、取得了一批智能制造技術以及基礎研究成果。
3、國內制造業發達地區率先實施智能制造。
4、國內領先制造業企業實現了智能制造布局。
5、我國智能制造的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
據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傳感器芯片進口比例大約為90%,高端傳感器的進口比例大約為80%。因此認為我國智能制造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
三、我國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升級存在問題分析
1、自主創新能力不足,關鍵核心技術及裝備對外依存度高。
2、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升級成本難以消化的問題。
3、產品鏈條短,不能發揮產業集群效應。
四、環境變化是制造企業智能化轉型的核心要素
環境變化主要指產業環境和政策環境兩方面的變化。
1、產業環境變化主要歸于制造企業自身的問題顯現以及企業外界競爭對手的壓力: 多數制造企業處于產業價值鏈低端 其產品附加值低, 缺少核心技術的掌握 缺乏市場競爭力 發達國家占據更多的領先優勢。 自身產業環境的變化以及國際產業環境變化對制造企業智能化轉型升級形成一種倒逼效果。
2、政策環境主要指促進制造產業發展和智能制造的戰略、政策和具體措施。
五、環境變化對制造業智能化升級的影響
1、對產品市場需求的拉動和壓制
2、智能裝備資源的涌現
3、智能技術創新的雙重作用
4、智能交互能力的提高
5、對數字化集成能力的更高要求
6、智能服務平臺的整合
7、對市場競爭強度的調節
六、環境約束與智能化建設的常見問題
1、目標導向還是服務導向
2、智能應用、數字化交付、協同設計的關系
3、分步推進與分領域嵌入的比較
4、智能化如何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5、企業內部共識與智能化的互動
6、環境的不確定性與智能化方向的確定性





請輸入正確的用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