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8-06查看詳情>> 今天我給一個同事做教練約談,約談的話題是,外界環境變化很大,自己感覺內心很空虛,希望改變。 我用了教練式發問,詢問她:“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 她說:“內心充實的感覺!” 我問:“什么樣的感覺就是內心充實的感覺?” 她說:“內心強大!” 我問:“怎么樣才能讓自己內心強大?” 她說:“我不知道!” 我讓她改變了所處的環境,讓她站到太陽底下,深呼吸,右手摸著胸口,對自己的潛意識說。我希望內心強大起來!請告訴我答案,過了很久,她告訴我,潛意識告訴他答案了,因為一言難盡,她說她會寫下了給我,于是我就收到了下面的文章! 咪咪: 我想我找到了答案,在以下的文章中,謝謝你的輔導。每次跟你談完我都很輕松,力量十足! 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才是真正有思想的人。因為內心強大,才表明他對這個世界,對社會,對人生,已經有了一整套比較完整的看法。當一個人內心里,真正穩固的東西多了,他就強大了。相反,如果一個人信念中內核的東西,如果經常被改變,那么,他對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想過怎樣的生活,就會毫無主見。信念內核就是你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你怎樣看待這個世界,你怎樣認識人生,你怎樣看待幸福與意義,這些東西在一個內心強大的人那里是完全圓通自洽的。因此,內心強大的人并不是不再改變,而是不再需要改變自己處于信念內核中的東西。 一、主動地澄清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內心強大的人是指意志堅定,是不受外界影響的。內心強大的人是指一個人的精神境界達到了一定的級別!以至于讓人們折服!內心強大的人,不論外界有多少誘惑多少挫折,都心無旁鶩,依然固守著內心那份堅定,是一種理想化的心理狀態。內心的強大,才可能讓我們的生活是豐實而非空洞的;生活的豐實,才可能讓我們的人生是精彩而非輕佻的。內心的強大幫助你積聚來自外界的能量的前提。試問,一個內心空虛乏物的人,如何凝聚力量來實現自己的愿望? 那么,怎么做,才可以讓自己的內心強大起來呢?人們只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磨練自己,不斷積累,不斷思索,不斷調整,逐步將自己培養成為內心強大的人,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在這個過程里,更多的是我們對自己生活的探索,沒有固定的線路和模式。也許需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經歷和時間,那又有什么關系呢?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學會主動地澄清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二、要有自己的幸福標準與快樂標準 內心強大的人,也就是真正有思想的人;或者說真正有思想的人,也是內心強大的人。這樣的人,即使身處世俗世界里的所謂逆境,他的內心也是平和的,自信的,且是充滿快樂的。因為,他的世界不再只是世俗世界,他還有自己獨有的完美的內心世界,在這個世界里,他有自己的幸福標準與快樂標準,在這個王國里,他享受著別人無法享受,也無法理解的幸福與快樂。通過這樣調節情緒讓我們的生活比較陽光,比較健康。擁有良好的心態才可以感受到更多的來自內心的力量。(咪咪,不得不說,你是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不論身處何境) 擁有強大的內心的前提包括:如何接納自己、激勵自己,如何擁有積極的心態。每個人通過自強、追求成功去實現自身價值,但是必須首先明確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只有樹立了正確的目標,我們的內心才會找到方向,不再迷失。許有的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么。沒有關系,需要的,也許正是這樣一段期間里的無欲無求。縱使不是無欲無求,也不用覺得懊惱,我們生活的過程正是不斷澄清自己的過程。(第一第二我要努力完善,第三,我要學會享受) 三、不妨把孤獨和等待當作是一種享受 一個內心強大的人,盡管他也可能孤獨,但是孤獨在這里是一種幸福,是一種享受。內心強大的人,思想豐富的人,他不在乎有多少人誤解了他,也不在乎有多少世俗的偏見,因為他的內心就是一個完美的世界,一個人內心的豐富,足以彌補一些物質的匱乏。內心強大的人,就是真正有思想的人,而真正有思想的人,也必然是內心強大的人。生命的使命之一就在于認識我們自己。即使現在我們還是困惑之中,也是不要緊的。這是我們生命的過程。內心的強大,是不糾纏、不羈絆的狀態。所謂“心輕上天堂”,就是說無牽無掛、不計較、不被瑣事煩擾的心靈才可以接近天堂。只有內心強大,你才能擁有更多的朋友。朋友,他貧困時我不輕視他,他有錢得勢時我也不趨炎附勢,保持一顆平常心。(可能這才是重點!平常心!我的修行還不夠呀!) 生命不僅僅是一個等待的過程。只有內心強大的人,才能走向事業的巔峰。不要讓自己在等待自由,等待明天的過程里慢慢地衰竭掉。你可以做的事情其實很多。不要讓生活的平淡把你的內心也變得空洞起來。那么,當生命不再焦急地等待,而是堅定地行動,行動標準是內在的,而不是外在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寵辱不驚,淡然處之。內心強大的人,他有自己的生活主題與生命意義。在生命意義上,他堅信,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并且相信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有這個權利,他自尊,更懂得尊重別人,他追求幸福,更懂得尊重他人的幸福,他作出選擇,更懂得尊重他人的選擇!
- 
                            2015-08-06查看詳情>> 背景:韓咪咪是ICF國際教練聯合會認證教練。下面記錄了韓咪咪和一位客戶的教練過程,供學習和參考。 說明:教練是一個非常強有力的談話方式,如果您不是一位專業教練,相信你也可以從下面的談話中看到如何更有效的幫助別人進行情緒管理和提升自我。 教練話題:坦然面對批評 所用教練工具:強有力問題、錄像機說話、同頻、下切式問題、回放、新行為電影院、心錨等。 談話實錄: 客戶(低落的):我最近遇到了一個煩心事,我的老板在一次公開會議上批評了我。我心里很難受。 教練(關切的):你是說你最近遇到了一件事情,心里很難受,是么?(工具:回放關鍵詞;目的:引發客戶釋放內在情緒,積極聆聽時我們要用客戶話語中的關鍵詞進行回放。) 客戶(非常憤怒):就是上次我們老板在一個好多人的會議上,點名說出了我做的一個項目存在一些問題,我覺得很沒面子,我在公司也算是老員工了,但是老板很不給我面子,而且我以前做的很多成功的項目他也不提,我最近因為家里事情多,所以才疏忽了,有個地方是出現了一些計算的失誤,可是我已經及時改正了啊,我覺得老板太不講情面了。(教練點評:人出現問題一定會找很多外部原因的,如果作為普通的談話,我們聽到之后一定會生起評判心,要不就是和客戶一起批評老板不對,要不就是指責對方小題大做,反觀這兩種想法都帶有強烈批評,而教練的主要特點就是不帶批評。) 教練(關切的):看起來這件事情讓你很心煩。(工具:錄像機說話。當客戶有情緒時,錄像機說話可以不帶情緒的說出你觀察到的事實。從而讓客戶感覺情緒被認同,為下面的溝通做鋪墊。) 客戶(略微煩惱):就是啊。為了這件事情我已經好幾個晚上沒有睡好覺了。 教練:看起來你也希望盡快脫離這樣的狀況,是么?(工具:找到情緒的正面意義。任何一個情緒都有其正面意義。比如憤怒是給我們力量該改變一個不能接受的狀況。煩惱是給我們動力去尋找解決的途徑。這樣引導客戶看向未來。) 客戶(情緒舒緩):確實如此。 教練:所以今天我們有30分鐘的教練談話,你打算談些什么呢?(前面鋪墊完成,直接進入30分鐘的談話主題。教練的工作方式不是糾纏于事情,而是主要看目標和行動。) 客戶:我打算就談談如何讓我可以坦然面對批評。 教練:好的,剛才你談到,當老板批評你時,你感到難受,請問是什么樣的想法讓你會有這樣的感受呢?(工具:6個理解層次,分別是精神、身份、信念和價值觀、能力、行為、環境。這個問題是為了探索行為背后的價值觀和信念。讓客戶感到不是行為不對,而是有一些限制性的信念制約了自己。) 客戶:我覺得我沒有被認同,我希望得到認同。當我不被認同的時候,我會感到很難受。 教練:所以被認同是你的價值觀,是么?(聆聽發問確認) 客戶:是的。 教練:一個人還可能會有什么別的想法才會讓他感受到當被批評的時候非常難受?(工具:逐步抽離。注意這里的問法,不是你,而是一個人。這里在暗暗提示客戶,你可以從旁觀者角度來看待這個行為。) 客戶:我覺得可能我內心還是不夠強大,所以才會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 教練:你如何能夠證明這個信念是真的?(工具:探索隱藏信念。人常常會有很多隱藏信念在支持自己的行為。) 客戶:我時常會有這樣的想法,我也不知道這個信念是不是真的。 教練:那他從何而來呢?(工具:強有力問題) 客戶(疑惑的):我也不知道。(客戶說完之后意識到自己似乎相信了一個不太靠譜的真理。) 教練:那這個我內心不夠強大的這個信念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讓其發現此信念對其帶來的負面影響) 客戶:所以我會經常感覺需要外在的認可,同時我也會經常有自卑感產生。 教練:那這個狀態是你想要的么?(確認客戶是否希望改變限制性信念) 客戶:所以我想改變,但是我不知道怎么辦。 教練:這樣的情況任何人都會發生,人生中,我們時常會需要誕生一些新的信念來適應新的情況。我們要逐步拋棄那些對我們不再有用的信念。比如以前我一直認為在500強做一個高級白領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所以當我面對職業教練這個選擇時,我遲遲不敢作出跳槽的決定。后來我發現這個“在500強做高級白領才是好工作”是一個限制性信念,它阻攔了我追求更好生活的勇氣。于是我放棄了這個信念,我修改成一個新的信念,“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才是好的工作”。信念就好像衣服,曾經適合你,但是不一定永遠適合你,如果用一個正向積極的有價值信念來替代這個“我的內心不夠強大需要別人認可”這個舊信念,就好像我們試試看一件新的衣服一樣,去感受一下,你會想到什么信念呢?(工具:用自我分享和暗喻告訴客戶可以多一些選擇給自己) 客戶(疑惑的):我的內心很強大,不需要別人認可? 教練:你相信么? 客戶:不太相信、 教練:看起來你的內心不太接受。我們試著看找到一個趨向性的信念,就好像架設一個信念橋梁一樣,讓我們逐步從這頭走向那頭。(工具:架設新信念橋梁) 客戶(思考半天):通過我的努力,我的內心會越來越強大,我可以不需要別人認可。 教練:問問你的內心,接受這個新信念么? 客戶(含糊):還行。 教練:我們來打個分,對新信念非常確信是10分,很不確信是0分,“你剛才說還行”是幾分?(工具:信念強度測評) 客戶(略微思考):7分 教練:那10分確信的新信念是什么呢? 客戶:(深思5秒)我有個感覺,我的內心是否強大不重要,關鍵是我怎么看待別人的評價。我希望我可以理性的看待別人的評價。 教練:怎么叫做理性呢?(下切式問題,客戶常常會說一些不太清晰的詞語,教練的工作是幫助其清晰。) 客戶:如果別人說的對我就接受,說的不對我就不接受。 教練:這樣想會給你帶來什么價值呢?(探索價值) 客戶:我就不會再情緒大起大落了。 教練:情緒不再大起大落會給你帶來什么呢?(探索價值) 客戶:我會更平和,更淡定。 教練:聽起來很不錯,那你如何才能做到理性的看待別人的評價呢?這似乎是一個目標而不是行動。 客戶(深思):好像是這樣的。 教練:我愿意陪你一起探索一下,我這里有一個小小的工具,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嘗試體驗一下,叫做新行為電影院。(工具:新行為電影院) 客戶:好啊。 教練:請你向后一步,想象一下你正在看一部電影,電影演的就是你和老板在會議上發生的事情。你看到了什么? 客戶:我感覺我當時的表現似乎有點過于激動了。 教練:如果你是這個電影的編劇,你可以重新制作一下這部電影,你會怎么做呢? 客戶:我會面帶微笑,心平氣和的向老板承認錯誤,同時把這件事情看成一個經驗,然后就放下了。 教練:現在你可以向前一步,投身于你拍攝的這部電影中,感受一下新的劇情。 客戶:感覺非常好。 教練:所以理性對待別人的評價是你的目標,而面帶微笑、心平氣和的應對別人的評價是你的行動計劃。對么? 客戶(激動的):是啊!太對了! 教練:當你想到什么畫面,或者聽到什么聲音,會讓你有面帶微笑、心平氣和的感受呢? 客戶:當我走到自然界的時候。 教練:如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時常有這樣的感受呢?是否有一些東西或者裝置可以提醒你?比如說,照片、符號、某個物品、某首歌?(工具:設置心錨) 客戶:我特別喜歡大海,我可以在我的電腦桌面上放一張大海的照片。 教練:現在想象一下,你的電腦桌面上已經有了一幅大海的照片,可以想象的出來么? 客戶:嗯 教練:深深的吸氣,充分的感受自己的內心,看到大海畫面后的狀態。感覺如何? 客戶:好極了! 教練: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是坦然面對批評,你今天有什么發現呢?(工具:總結探索發現) 客戶:我發現我自己內心不夠強大其實是一個挺消極的想法,因此我很被動。我認為我的內心會在教練的幫助下越來越強大。 教練:看起來你找到了一個新的信念:“在教練的幫助下,我的內心會越來越強大!”是這樣么?(工具:回放確認) 客戶:是的。我現在發現其實還是我自己太脆弱了,別人說了兩句就睡不著,其實我完全可以心平氣和的對待。我感覺想到大海的時候我真的感覺好極了,我回去就會放張大海的照片,等以后休假時,我還要再去看看海。 教練:那真是太好了!你還有什么需要教練幫助的么?比如需要我做什么提醒的?(給予支持) 客戶:沒有了。 教練:如果你去看海了,記得發幾張大海的照片給我看看,我也很喜歡。(確認承諾) 客戶:好的,沒問題!
- 
                            2015-08-06查看詳情>> 前言: 歷時2年,總共12萬字,我和我的好友素芳一起起草了一本新書《成為高效能人士的21天行動》已經完稿。 下面是新書節選,分享給大家: 尋找到職場的源動力 阿梵達作者哈利在《刻意有意故意生活》一書中寫了這樣一段話,對我很有啟發。 建立對自己來說最好的目標(對的目標),你必須自由自在的將直覺與理性結合。它很合理,因為你真誠的相信你能夠做到;它很直覺,因為你覺得這么做是對的。對的目標,使你一想到它,整個人就興奮起來。 它使你的能力增長,它將你帶入生命,它散發火焰--它為了達成自己而提供你許多的創造能量,甚至比這個還要多一點。僅僅只是想象,完成了對的目標以后會有什么樣的感覺,你就已經滿帶著勇氣和決心,決定要將它完成不可了。 假如你不確定自己是不是選擇了對的目標,那么不妨留意一下,自己在追求他們時的感受。所有追求對的目標的行動都是充滿享受,引人入勝。時間被遺忘了,工作是愉悅的。 追求對的目標,它的本身就是獎賞。不對的目標,就是那些你覺得,在能夠有機會去做真正想做的事之前,你必須做的事。一個人因此變得疲倦,時間變得冗長,工作變得很艱苦。追求不對的目標的代價是壓力。 什么是對的目標?也許你可以通過下面的這張圖找到一些線索。 對的目標就是那些你愛干、會干、值得干的事情的交集,我們把它叫做生命的源動力。 愛干也會干的事情叫做興趣,如何把這些事變成生命的源動力呢?我們需要讓這些興趣能夠給別人帶來價值,否則就只是自娛自樂而已。 為興趣增加價值 興趣 給別人帶來價值 生命的源動力 旅游 發表游記,投稿攝影作品 成為旅行家 美食 學習食材、養生等知識 成為養生美食家 唱歌 參加綜藝類選秀節目 成為歌手 聊天 學習心理學 成為心理咨詢師 會干也值得干的事情叫做工作,如何把這些事變成生命的源動力呢?我們需要在工作中尋找到熱情,否則工作就只是你的工作而已。 跳著踢踏舞去上班 沃倫·巴菲特非常熱愛他的工作,如果你問他,他會告訴你,每天早晨他都“跳著踢踏舞去工作”。 “找到你的興趣所在。我非常地幸運,在七八歲的時候就找到了……如果你找到了,生活就會變得非常幸運。你不能保證在第一份工作中就能發現這種激情。但我總是對大學生們說,走出來,‘如果你是億萬富翁,你會從事什么工作,那就去做那份工作。你會干得非常出色。’” 點評: 如果你現在才剛剛開始就業,那我鼓勵你學習巴菲特的做法,一定要選擇一個自己熱愛的事情來從事。 副業變主業 我有一個同事小張和我是一個崗位的,也是做客戶服務的。不過他性格比較內向,不太愛說話,我們的工作經常要面對客戶,處理投訴,他的業績一直不太好,甚至一度萌生了想跳槽的念頭。我就畫了上面這張圖來勸他。 我問他:“現在這份工作里面有沒有一些內容是你比較喜歡的呢?” 他說:“我非常喜歡項目管理,如果一個項目成功了我會很有成就感。” 我就鼓勵他去讀了項目管理PMP的認證,還讓他主動申請做一些部門內部項目管理的工作。 2年后,他已經成為了一名項目管理專家,因為這方面的出色工作,客戶投訴的工作就全部轉給了其他人負責了。 點評: 如果現在你已經有了一份比較穩定的工作,雖然不太喜歡,但是也不可能從來開始,我很建議你學習一下小張的做法。工作中一定有一些重復性的內容是無聊的,但是在工作中也肯定會有一些部分是你比較喜歡和有成就感的。我們可以智慧的進行“微轉型”來逐步的向自己的夢想靠近。 值得干也愛干的事情叫做夢想,如何把這些事變成生命的源動力呢?我們需要為自己的夢想增加知識和能力的部分,否則夢想就只能是夢想而已。 為夢想增加知識和能力 夢想 增加知識和能力 生命的源動力 創業成功 企業管理的理論、實戰經驗 成為企業家 兒女成才 教育的理論、良好的親子溝通 成為優秀父母 家庭幸福 個人心態調整、夫妻溝通的技巧 成為賢內助 培訓師 培訓技巧、授課經驗積累 成為優秀的培訓師 項目管理專家 項目管理的知識、實戰經驗 成為項目管理專家 客服投訴專家 客服投訴處理的知識和經驗 成為投訴處理專家 綜上所述,我們需要從興趣中尋找到價值點;從工作中尋找到自己的熱愛之處;在夢想驅動下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你就能找到職場的源動力!
- 
                            2015-08-06查看詳情>> 我喜歡思考,經常喜歡想想看哪些事情可以簡化工作,哪些事情對目標達成無意義。所以,我不喜歡低頭忙拉車,我更多的喜歡抬頭看路! 一次公司內部會議中,老板對一個業務結果不甚滿意,項目經理為了提高成績,想出的辦法是加強考核,加強監督,加強處罰。而在我看來,如果關注在對結果的考核和處罰上,又要增加很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得不償失! 我仔細看了這個項目的每一個癥結,發現其實項目執行力不強的關鍵點就是其中一個環節負責人既是裁判員又是教練員,所以他是不可能把事情管好的!我提議,我們只需要在這個節點上把裁判員的工作拿出來,交給中立的第三方管理,比事情收尾時加強考核加強處罰省時省力而且可以及時糾偏。 很多人工作特別賣力,可是并沒有方法,而且經常分不清主次,分不清本末。經常做舍本逐末的事情,效率不高,還拖累團隊成績,如果這樣的人再去管一個項目,那就更加禍患無窮了,因為更多的人會跟著他走彎路。 領導和管理者的區別就是領導要確定方向,管理者要把控執行。 高層經常喜歡表揚哪些看起來很勤勞的低頭拉車的人,因為他們像老黃牛一樣任勞任怨,殊不知,勤勞的人喜歡用勤勞來克服所有事情的進度,就很可能在做事的章法上,原地踏步,忽略了思考在方法或流程上尋求改善的空間。那些看起來抬頭看路的人似乎無所事事,但是就是這些懶人反而會想出很多必須改善的項目;由于很多事情的改善不易,懶人還必須有毅力,能夠花長時間研究思考,想出改善的方法,并且在建立新方法的過程中,貫徹執行。經由想要偷懶,而對任何事物引發改善的念頭,達到偷懶的目的,也促成事務的作業流暢,以及組織或社會的效率提升,懶惰因此勝過了勤快。 舉個例子,職業婦女在職場奔忙之后,如何管理家務,把家事效率化,我有幾個懶人哲學衍生的基本方法。拿整理衣物來說,最好買洗衣、脫水雙槽合一的洗衣機和烘干機,省下洗衣服換水槽和晾衣服的時間。最好讓先生買一樣的黑襪子和白襯衫,解決了折衣服時最頭痛的襪子配對問題,以及襯衫和西裝的搭配問題。要多準備衣架的夾子,回家換衣服后,一夾立即歸定位。為避免臟亂,家中到處都要放置垃圾桶,一次放數個垃圾袋,垃圾可以隨手丟進桶里,垃圾袋可以隔數天再更換。省下來的時間,就可以安排休閑或閱讀。 在企業組織里,也是一樣。勤勞的主管在應該授權的時候,要充分授權;勤勞的員工,要停下來思考如何有效率地簡化工作。當你持續感覺自己很忙的時候,這就是改善效率的征兆。不要用「勤快」逆來順受,要回過頭來檢視自己的工作內容,你會發現有些事情可以簡化,有些事情可以整合而效率化,有些事情則是被重復操作,應該刪減。
- 
                            2015-08-06查看詳情>> 很多人最近來問我,外面有好的機會,我到底該不該跳槽,我給他們講個故事:“烏鴉和豬一起坐飛機,在飛機上,烏鴉對空姐說:“給爺來杯水”。豬覺得烏鴉很拽,于是也對空姐說:“給爺也來杯水!”空姐聽后,非常生氣,就把烏鴉和豬一起從飛機上扔下來。 烏鴉笑著對豬說:“傻了吧,不會飛也敢耍橫~~~~ ” 你是烏鴉還是豬呢?跳槽,你準備好了么? 跳槽還是不跳,你想好了么? 上面是我寫的一個跳槽示意圖,我感覺是我8年來堅持在惠普的動因所在,因為每每外面有誘惑的時候,我都會問自己這一系列的問題。 1、第一個問題是關于我們最關心的工資問題的。 比方說外面有獵頭開給你的工資是現在的3倍。我該如何計算小時工資呢? 假設你現在的工作小時是40個小時每周,如果每個月工資是5000元,小時工資=5000/40/4=31元。 新工作每周有2天要出差,周末再加一天班,上下班路途再多2個小時,小時工資=15000/(40+16+8+10)/4=50 雖然實際工資漲了3倍,但是小時工資只漲了1.6倍。我個人建議是漲到現在的2倍再跳比較合適,因為做生不如做熟,而且新工作是以犧牲我們和家庭相處的時間來換取的代價,這個賬大家要算清楚! 2、第二個問題是關于工作環境的。 我很喜歡惠普的工作環境,我喜歡這里的同事,這里開誠布公的交流氛圍,據我所知,大部分公司都沒有惠普這樣的軟環境。 3、第三個問題是關于晉升的。 對于晉升的機會我認為,上面的人走掉一點也是好事,這樣下面的人才有機會往上。所以等著吧,咱們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4、第四個問題是關于職業興趣的。 我個人對這點深有感觸。我是一個很早就做了職業規劃的人,我在工作中主動告訴了老板我的目標,非常感謝他們都給了我很大的支持! 5、第五個問題是關于學習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我認為同事中藏龍臥虎,大家一定要互相學習,相信有一天,當你學到了讓我們都高山仰止的時候,你再驕傲的離開我們也會祝福你的!
 
                
 
             
                        
 
                 
                 
    


 
	                
	                    
	            



 請輸入正確的用戶名
請輸入正確的用戶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