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7-30查看詳情>> 危險度1級:經常抱怨和爭執 員工經常提出反對意見可能是拖延時間等待正式宣布辭職的一種策略。當接到一項新任務或工作要求時,員工可能會說“讓我先研究一下”、“我手頭忙”或“我覺得這么做不管用”等。在有些情況下,員工甚至會開始抱怨工作,或者開始說老板或公司的壞話。 危險度2級:斤斤計較 如果員工經常贊賞其他公司的企業文化,貶低自己的公司,這是他們很可能就要辭職的明顯跡象。對工作不滿意的員工會開始攀比其他企業,就像一個不滿意的丈夫會拿妻子跟別的女人做比較一樣。 危險度3級:辦公室恐懼癥 考慮離職的員工往往會找各種借口遠離辦公室,比如請很多次病假,上班遲到等等。他可能會不準時上下班,找理由提前離開,也可能利用病假和上班空當去見招聘單位。一個對工作不滿的員工一般都討厭一周工作日的開始,因此管理者要留心“周一缺勤者”。 危險度4級:工作效率變低 如果一個勤奮的員工突然變得懶散起來,你應該有所警惕。他可能工作主動性減弱,只是完成上級交待的任務,也可能更頻繁地推遲完成工作的時限,還可能對于下一步的工作準備不足。雖然許多人心里告誡自己要站好最后一班崗,而實際上卻已心不在焉,也許熱情已跑到即將上任的新崗位上。 危險度5級:參與度減少 在會議上向來發言積極的員工是不是突然變得安靜了?是不是沒什么特別的原因也不愿意參加周末的員工活動?整體的團隊參與度是不是降低了?對工作上的一切事情都漠不關心,是員工即將離職的最大征兆。如果是管理者打算辭職,那么他可能變得態度更溫和,待人處事輕松愉快,也不急于在最后期限前完成工作任務。 危險度6級:儀容儀表發生改變 一個人在工作場所儀容儀表和行為舉止的細小變化可以傳遞出重要信息。公司要求上班穿正裝,但是某個員工可能最近開始不太按規定著裝;某個員工可能平時穿著比較隨意,但最近經常穿正裝,說不定他是要出去參加面試呢。 危險度7級:和周圍人的關系不再像以前那樣 拍領導的馬屁時也表現出一種“自尊”;喜歡傳閑話、打小報告的開始“自律”;熱心“公益”活動的人也不再亂摻和;即使以前為了搞好同事關系搶著打開水倒茶的現在也罷了工……絕不是這些人懂得做人,成熟了,而是他們馬上要離開這里,用不著再讓自己受委屈。 危險度8級:頻繁請假 如果這個人一向遵守勞動紀律,從不輕易請假而現在突然開始頻繁請假,恐怕就要考慮此人是否準備跳槽,請假無非是去聯系新單位,或做一些應聘準備。還可能是處理私事,既然準備跳槽,就再也用不著像以往那樣積極表現了。 危險度9級:上網另投簡歷 在招聘網站搜索到自己公司在職員工的求職簡歷怎么辦?如果該員工是一個表現不佳或一般的人,不用理睬——巴不得他們趕緊走,省得費事。如果是一個表現優秀的員工或者高層管理人員,應該立刻私底下匯報給人力部的上級——為什么不是匯報給該員工的直接上級呢?因為只有人力部的領導才曉得如何處理員工的離職問題,而告訴這個員工的上級主管的話有時會弄巧成拙,讓員工走得越快。 危險度10級:經常收拾東西搬回家 曾經有離職的員工談到為什么要一點一點的搬東西回家:“我對公司很有感情,我也舍不得離開,我擔心自己會動搖,所以我一點一點的搬回去,等到收拾得差不多了我再提出離職,這樣就讓自己沒了后路鐵了心。”
-
2015-07-30查看詳情>> 1、《肖申克的救贖》 很喜歡安迪放MOZART的《費加羅的婚禮》那段,圣潔高亢的女高音穿云裂帛久被牢牢禁錮的人們呆住了。他們可能不知這是什么音樂,可是對美的感覺,對自由的渴望,每個人都是一樣。人們抬頭望著碧藍無垠的天空,美好的情愫隨美妙的音韻四處飄蕩,鏡頭緩緩升起,搖過,蕓蕓眾生就在廣場上抬頭仰望,那么專注,那么深情,沒有十惡不赦的罪犯,沒有暴虐無行的獄警,人們復歸平等與和睦,人們找到生命的生存的極至和本源。雖然好萊塢化,我喜歡對人性的探究,人性的張揚。安迪沉醉了,安迪忘記了自己私放音樂的危險。他幸福地在典獄長的椅子上閉目靜聽。后來,他被關了兩個星期的獨囚。可是這感覺,永留囚徒與觀者的心中。 JIMROBINS,可愛的大孩子形象。現代版本的《基督山伯爵》,曾經一度成為我最大的精神支柱。這部1995年拍攝的片子,無論從各方面講都是經典中的經典,情節的緊湊,主題的深刻,演員的陣容音樂的配合,所以獲得了8項奧斯卡提名,更成為影迷心中的勵志經典。當安迪在雷電風雨交加的夜晚爬出監獄下水道和排泄管后,脫去衣衫,伸出雙臂去擁抱自由的風雨的時候,相信觀眾都有些熱血沸騰吧。 2、《阿甘正傳》 美國近代史的縮影。無需多言的經典,也是當年《肖申克的救贖》的強勁對手。"人生就象一盒巧克力......"經典的臺詞。 3、《勇敢的心》 史詩般的片子,主題深沉凝重卻又不失輕快,場面宏大,視覺和音樂效果一流,優美流暢。雖然最后結局令人遺憾,但其悲壯程度足可以感染所有的觀眾。"自由!"梅爾吉普森林行刑前的吶喊,至今響徹在耳邊。 4、《美麗心靈》 影評人說"2000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給了《美麗心靈》而不是《指環王》,證明奧斯卡還沒有墮落。"學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什么叫做"那什均衡"。該劇就是根據經濟學家那什的真人真事改編,一個80歲時憑自己20歲的理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人。一個偉大的學者,一個生活的強者,一輩子都在和自己嚴重的幻想癥做斗爭。 5、《百萬美元寶貝》 對于整個電影,正如導演伊斯特伍德所說,"這不是一個關于拳擊的故事,而是關于希望、夢想和愛的故事",看過這部電影,相信大家就會知道今年奧斯卡典禮上的大獲全勝真的是實至名歸。 6、《心靈捕手》 一部好的電影總是能在不經意間將你打動,或者說,一部好的電影是需要慢慢欣賞和體味的,《驕陽似我》并沒有花費太多時間在展示威爾如何天資聰穎上,而是把筆墨主要放在了桑恩教授與威爾從最初的略顯敵對到慢慢了解,直至幫助他找尋到了自己人生目標的過程。影片牽涉甚廣,愛情、友情、均有提及,正如一杯濃郁的黑咖啡,只有細細品嘗,方能享受到其中的濃濃香味! 7、《黑暗中的舞者》 一部震撼心靈的影片,具有深淵一般的穿透力,歌舞片中少有的經典。現實與理想,執著與信念,主題深刻的讓人窒息。DANCERINTHEDARK!唯美而質樸的偉大贊美詩! 8、《喜劇之王》 所有周星馳的影片中,最喜歡的一部。小人物的辛酸歷程,周星馳自己的真實的寫照。"如果人活著沒有理想,那么和咸魚有什么分別?" 9、《千鈞一發》 盡管有人評價《千鈞一發》的結局最終落了俗套,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其成為一部優秀的主流勵志電影。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你可以不了解你自己,但你必須相信他(她),因為一切皆有可能。 10、《飛躍顛峰》 加上史泰龍的這部片子好像有些奇怪,其實我一直十分偏愛史泰龍這個演員,總覺得他與一般的好萊塢動作明星不同,片子里總有些讓人奮進的東西,像《第一滴血》、《洛奇》等。《飛躍顛峰》是比較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在這部影片中,史泰龍飾演一位長途貨車司機,為了重新得到兒子而拼盡全力,并且意外地獲得扳手腕冠軍。個人覺得這是他個人表演最為成功的一部電影,不但是一部勵志動作片,同時也是一部感人至深的親情片,遠遠超出了動作片的慣定范疇,尤其是他與小演員亨利配合默契,父子感情的真摯讓無數影迷流下了眼淚。 要讀書一定要讀那些最經典的書籍。我想看經典大片也一樣,讓這些經典的畫面一幕幕的在我們的眼前閃過,讓那些蕩氣回腸的話語在我們耳旁躍動著,那么我們的生活。一定會更加豐富,在這樣一個浮躁的社會,讓經典沖刷我們那些有時有點疲憊的心靈。一定會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
2015-07-30查看詳情>> 我們經常把“這一生”掛在嘴邊,那么,生命究竟是由什么構成的呢?生命構成成分之間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呢?它們是如何作用于我們的行為模式呢?只有明了了這些,我們才能找到讓生命更完整的鑰匙。 生命構成的達芬奇密碼 任何事物都是一個整體,同樣也是整體中的一部分。人的生命來自于身體、思想、心靈三個層次,每一個層次都不是獨立的,也是不可分開的,是一種相互作用和依存的關系。 有一天,一幫盲人碰到一頭大象,大家都上前摸摸大象是什么樣子。第一個盲人摸到大象的粗腿,說它像一根柱子;第二個盲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說它像一把笤帚;第三個盲人摸到大象的肚子,說它像一座山包;第四個盲人摸到大象的背部,說它像一個平臺;第五個盲人摸到大象的耳朵,說它像一把蒲扇;第六個盲人摸到大象的牙齒,說它像一支犄角;第七個盲人摸到大象的鼻子,說它像一根橡皮筒。大家就這樣一直爭論著。 人的思想,也就是意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的行為模式,同時人的意識會常常執著于“我”的認為和假象中,我們能夠看到和感受到的世界只是有限的一小部分。比如,當你走在大街上從你身邊走過的有許多人,你都不會對他們產生反應,只有遇到你所感興趣的,或者是比較特別的人的時候你可能才會多看一眼,或者比較留心。人的思維只對能夠讓我們的意識產生聯想的事物比較感興趣,這是人的天性也是本能的反應,但這是不完整的,它造成了人的執著和煩惱。 人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意識的驅使,當意識假象進入腦海時,也就很難再看到一切事物的全貌,就好像盲人摸象,看到和體驗到的都是真實存在的,但卻并不是全部。古人云: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毛澤東也曾說:“沒有全局在胸,是下不出一著好棋子的”,生命的完整就是要對生命的過程與經歷有全面的認識與了解。 人對于身體的認識,也常常是不全部且不完整的,每一個思想和產生的情緒都會使身體的氣血產生變化,定向在身體的某個部位產生反應,多次的反應就會形成身體的變化,不同情緒創化了身體部位的變化,最終形成了人的疾病。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談到情緒對于身體的影響,恐傷腎,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一個人身體的疾病反映著不同的情緒,身體的變化是果,情緒是因,人的覺悟在于從身體看到思想情緒的反應,就不會對于疾病產生怨氣和不平的心情。任何事物的產生都是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因素相續而成的,疾病只是生命的一部分,通過這一切有形的身體反應,了解、認識并掌握無形的,卻起著主動作用的心情,這才是完整的表現和真實的生活。 人的心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潛意識,它決定著人的行為與模式,同時,又受著思想的控制,在人的心靈中存儲著生命過程中的一切經歷和情緒,同時無時無刻不作用于現實生活中的事業、財富、婚姻和人際關系。 比如,有人常常會怕蛇,但是在他的記憶中和從小到大的成長環境中從來沒有發生過被蛇侵害的事件,如果我們能夠了解生命的全部真相,就會看到在這次生命起緣的更早以前一定發生過被蛇侵害的事件,當我們能夠認識并承認這個世界沒有巧合,每一件事情都有著初因或緣起時,我們就能夠回到當時的時空間,通過心靈模式來化解生命過往中影響現實生活的那些“種子”,并將它連根拔起,人的生活與命運也將由此而發生改變。 回過頭來,我們如何看待生命這三大部分的關系呢?這里,我給大家來一個形象的比喻: 身體是人外在的物質表現,用計算機來做個比喻,身體就好比是計算機的硬件,例如機箱、外殼、鍵盤、鼠標、顯示器等。心靈就好比是軟件程序,存儲人生命中所有的經歷、情緒和結果,并以感覺的形式存儲,就像計算機中的文件包,相同的感覺會存儲在一起,當現實生活中再度出現類似的感覺時,生命的程序就會自動運行,達成思想所需要創造的結果。思想就是操作者,點擊鼠標,就找到想要的文件包,然后運行它。 看透生命這東西 “知”和“守”是兩個要點,是對事物的一種全面的把握與認識。知而能守,生命才會完整。 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曾問當時的高僧法磐:“長江中船只來來往往,這么繁華,一天到底要過多少條船啊?”法磐回答:“只有兩條船。”乾隆問:“怎么會只有兩條船呢?”法磐說:“一條為名,一條為利,整個長江中來往的無非就是這兩只船。”法磐一句話道出了事物的本質所在,很是令人欣賞和贊嘆。 --------更多資料 鄒毅教練 http://blog.sina.com.cn/hzhd101------- 一個看透事物本質的人會擁有一個達觀的心境,而這種境界讓他可以擺脫自身認識的局限性,不為世事所累。 我們對于生命的一切掌握與認識,都是建立在宇宙是一個平衡且相續存在的實體上的,就像物理學牛頓第三定律中所講的,在宇宙中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一切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在創造著一種平衡,也是這種平衡的關系才維持了宇宙萬物的生生不息。 任何事物都成就于對立統一,這就決定了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反相成的本質,有上就會有下,有黑就會有白,有遠就會有近,有高就會有低,有男就會有女,一切的事物都具有矛與盾、正與反的兩面性,所以,人的覺悟是將兩個不同面的事物結合起來看,再去理解就會很容易了,就不會執著于自己想看和想要的面,對于另一面不能接受了。 一個人之所以能夠成功,必然是因為他的行為符合了事物的正反之道。老子說:“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意思是說天地生成、陰陽孕育、雌雄交合,才有生命。“知”和“守”是兩個要點,是對事物的一種全面的把握與認識。知而能守,生命才會完整。 請你想想自己為什么有時會眉頭緊鎖,甚至還會莫名其妙的歇斯底里吧!由于你認識的局限性,你的內心可能會受到別人的眼光或言語的影響和操控,你的情緒可能會因為得不到小小的名利而大起大落。生命的完整,可以讓你不再因為別人的眼光和言語而喪失真實的自己,這是一種思想上的超脫。當你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你就會真正的看透事物的本質,你的生命將會沒有物累、沒有牽絆、沒有名利的干擾,你就會擁有生命的完整。 可見,生命的完整來源于思想境界的提升以及看透事物本質的能力,讓我們了解生命的全部,認識生命的全部,同時也超越自我認識的狹隘,使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更加的完整!
-
2015-07-30查看詳情>> 我們每個人過往經歷中所產生的情緒,會隨時隨地影響和阻礙在現實生活中自己的健康、事業、婚姻和財富的發展,這是一種來自心靈的障礙。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的努力都是為了追求喜悅和幸福,可是卻有很多人的生命能量被那些早年經歷所產生的情緒“卡”的緊緊的,而當我們用自己全部的生命能量來抗擊內在的情緒時,我們就會失去許多本應擁有的幸福和美好生活。 負面情緒就象病毒一樣感染人的思想 當思想觀念與心智障礙處于一種互相撕裂爭斗的狀態時,生命能量就無法得以正向流動,人的生活與追求就如同進入了漩流,既無力自拔也無從選擇,生命的活力也在這種無謂中被消耗和流失掉。 1965年在紐約舉行的世界臺球冠軍爭奪賽上,劉易斯·福克斯以絕對優勢將其他選手甩到身后。決賽只要再得幾分他便可以穩拿冠軍了,就在這時,一只蒼蠅落在了主球上,于是他趕忙揮手將蒼蠅趕走了。可是,當他再次俯身準備擊球的時候,那只蒼蠅又落到了主球上,劉易斯·福克斯的情緒一下子上來了。令他生氣的是,那只蒼蠅仿佛是有意要與他作對,只要他一回到球臺準備擊球,蒼蠅就會重新落到主球上來。 最后,劉易斯失去了理智,難以抑制的憤怒使得他突然用球桿去擊打蒼蠅,結果球桿觸動了主球,裁判判他擊球,他也因此而失去了一輪機會。經過這一番折騰,劉易斯·福克斯一下子方寸大亂,在后來的比賽中連連失利,而他的對手約翰·迪瑞卻愈戰愈勇,迅速趕了上來并將其超越,最終贏了這場比賽。第二天早上,人們在河里發現了劉易斯?福克斯的尸體,他投河自殺了! 每個人都有著身體、思想、心靈三個層次。人的身體就好比計算機的硬件系統,類似于機箱、鼠標、鍵盤。思想就好比是計算機的軟件系統,它存儲在硬盤中看不見,但是只要條件滿足就能夠隨時發揮作用,而且還在不斷的重復。心靈就好比是操作計算機的人,根據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打開不同的文件包或者啟動想要的程序進行運作,從而也得到必要的結果。 就好像計算機會中病毒一樣,人的思想也會受到一種“病毒”的影響,那就是情緒。人的思想無不受到情緒的控制和左右。正面的情緒形成思想的能量,負面的情緒有時候真的就像病毒一樣感染人的思想。 人的心靈存儲著過往生命過程中的全部經歷所產生的情緒。在人的生命里面每一次經歷如果形成或產生了情緒,都會以感覺的形式存儲在人的心靈中,當生命中再次出現類似的情景時,人的思想就會從心靈中將曾經有過類似經歷的結果調用出來,就像財務核算的時候,會按照以往所編制好的程序進行運轉并產生相應的結果那樣。負面情緒也會阻礙人思想的清醒。 混亂的思想必然產生混亂的行為和結果,形成不悅的經歷,進而導致這種經歷不斷地輪回往復。許多人在財富、婚姻、事業、人際關系、健康方面苦苦追求并且百般努力終究無果,殊不知根源在于自己生活在一個由自己人生經歷所產生的情緒和思想境界所編制的生命程序之中。同樣感覺的事情在不斷出現。相同的結果總在出現,只是人物不同,時間地點不同,煩惱與痛苦的感覺都是相同的,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輪回。 ---------------更多資料 鄒毅教練 http://blog.sina.com.cn/hzhd101 ----------------- 每個人都有過年前大掃除的經驗吧。當你一箱又一箱地打包時,是不是驚訝自己在過去短短幾年內,竟然累積了那么多的東西?你是不是懊悔自己為何事前不花些時間整理,淘汰一些不再需要的東西,否則,今天就不會累得自己連脊背都直不起來?大掃除的懊惱經驗,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一定要隨時清掃、淘汰不必要的東西,日后才不會變成沉重的負擔。 人的情緒也是這樣。對那些會拖累自己的情緒,必須立刻放棄——心靈掃除的意義,就好像是生意人的“盤點庫存”,某些貨物如果不能限期銷售出去,最后很可能會因積壓過多拖垮你的生意。你的情緒一旦積聚起來,就會形成一種可怕的心智障礙,影響到你的人生。所以,每個人都要像時常打掃衛生一樣時常打掃自己的內心,清除潛藏在生命中的心智障礙。 享譽國際的醫療感應者、研究能量醫學長達15年的卡羅琳·梅斯博士曾提出“被過去障礙”的說法。這種說法認為:若你過去曾受到身體或情感的傷害,或有某些事沒有了結,一直耿耿于懷而無法讓它成為過去。這表示有部分能量還留在過去,并在過去那件事上發揮作用,導致過去的經歷一再重演。 卡羅琳·梅斯博士所說的“被過去障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心靈障礙。如果我們不能夠清除心靈障礙的話,我們就很難創造新的生活。 每個人都在致力于追求愛、喜悅與平和。當我們所追求或面臨的事物偏離了這三個因素時,我們就會產生負面的情緒,形成心靈的障礙。而要清除心靈的障礙,釋放情緒是很重要的。不管你內心的情緒是當下的還是以往的,如果它們沒有得到適當的釋放,就會到處亂竄,影響和阻礙我們的生活與命運。 改變一個人的生活與命運不在于測字、算命、求簽問卦,而是在于改變或調整人心靈的結構,將那些影響生活、事業、健康的心靈障礙清除、化解或釋放掉。當那些潛藏在身體器官中的情緒不再存在時,心靈障礙對思想的制約將不復存在,思想將回復常規的正向流動。如此一來,人們就可以擁有正確的思想,同時也就創化了正確的行為與結果。 讓我們探索心靈,找到制約我們思想正確的心靈障礙,并將它有效地清除或化解。當我們擁有了較高的思想境界時,我們就不會再執著于淺層的意識表象,而是會從改變自己的心靈結構開始,創造一種沒有心靈障礙的、積極自由的生活方式。
-
2015-07-30查看詳情>> 想必做銷售的朋友都很熟悉這樣一幅情景,無論至周例會、月例會、季度例會還是年終總結會,老板在主席臺上激情四射慷慨陳辭,下面員工目光呆滯眼中無物,或者在筆記本上狂寫不止,面似認真、其實畫了一個大烏龜。輪到各自發言,或者拈重就輕、顧左右而言他,或者說老板的指示非常英明、自己深受鼓舞、信心百倍云云,更有甚者連溜須拍馬都懶得表達,說自己的看法已經被其他同事說過,表示同意以上意見。除了第一次參加例會的新員工還能講一講市場上真實的狀況外,資格越老說話越是言之無物。表面上這樣的會議意見高度統一、一團和氣,是勝利的大會、團結的大會,實質上除了浪費了因口渴而被老板喝了茶水外,并沒有解決任何問題。有時候老板本人也很迷惑,我給了他們說話的機會,這幫孫子平常在下面一個比一個能侃,比董事長還董事長,怎么拉到席面上比沒出閣的大姑娘還扭捏,為什么啊? 一句話,都是所謂的企業文化理念惹的禍。什么不利于團結的事不做、不利于發展的話不說,既然來到這家公司得有歸零的心態,自己的過去作為一杯水統統倒掉,然后用空杯來接受新東家制度與習慣,等等。循序漸進員工慢慢都形成驚人的統一看法,自己講真話也不見得會起作用,就是有用也不是自己一個人得益,弄不好倒嫌得給老板一個不好印像,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哲保身、識實務者為俊杰,管他?的,天塌下來個高的先頂著。為了揭開這個咄咄怪現象的蓋子,下面把員工的心態分成不同類型,逐一細說端詳。 大概分為不能說派、不敢說派、不愿說派、不屑說派等四鐘情況。 不能說派。基本上是那些資歷尚淺、能力稍顯不足的員工,肚里有東西但沒有能力言簡意賅的表達出來,由于會議議程很緊迫,本來就感到自己無足輕重,不說也罷,別弄的話說不囫圇,搞得上司皺眉頭、老板直瞪眼。只要有一次,這部分人的發言被中途打斷,其自尊心與自信心就會被徹底擊垮,打死他都不會有第二次踴躍發言,他們就變成為名副其實的附和派、跟屁蟲。 不敢說派。槍打出頭鳥、露頭的椽子容易爛是這些鴕鳥型員工的座右銘,他們深知言多必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道理,況且有些真話也不適宜在大會上講,他們往往會私下通過別的渠道把自己的意見聰明表達上去,既顯示了自己的忠誠,又表明自己會來事兒。這幫人大多是老板的寵兒,他們八面玲瓏、左右逢源、深諳職場政治之精髓。 不愿說派。與不敢說派想比,不愿說派有水平,但不聰明,他們被認為:認不清形式,就是認清了形式,也在堅持自我做事原則。有點像社會上堅持良知的知識分子。他們往往是群眾中的精神領袖,老板對這部分人又恨又愛。愛其是人才;恨其不是奴才。天長日久經過漫長的企業文化的洗禮,習慣為了大會氣氛的和諧,在大會上他們選擇了沉默。這種沉默,不是對抗,也不是智慧,而是為了生存。 不屑說派。這類員工就好比歷史上狂狷之士,或者今日的憤怒青年,憤世嫉俗、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但這類人往往很會發現問題,卻不能很好解決問題。私下里是大炮,狂轟濫炸,把公司政策與細新動向批得體無完膚、慘不忍睹。在大會上,他們從來都不缺乏奇思妙想,但是懶得表達、不屑于說。這部分人很容易被老板打入另冊,罪名就是有才無德,嚴重缺乏團隊精神與主人翁精神。企業一旦需要駭猴時,爾等就作為雞被殺了,話又說了回來,公平講,其實是替“不能說派”跟屁蟲擋了刀。 所以,很多人感到很委屈,都是同時一批進入公司負責某區域的癩頭安,文憑、能力、水平都不如自己,他被提升為總監助理,自己卻依舊還是和尚的頭----平不踏,不公平、天理何在啊!呵,大概此時他們已經忘記,事在人為,凡果必有因,老板從來不相信眼淚!





請輸入正確的用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