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8-10查看詳情>> 很多不健康的人這里痛、那里痛,他們一定心里有很多不快樂的事情。有些人整天都有緊張感,有些人很早便禿頭,有些人患上胃潰瘍,有些人無端端腳底痛……這些疾病,只要能化解他們的憎恨心,病痛便能消除,連癌癥都可以化解。 我們人人不但可以對往事改變態度,并且我們必須要改變態度。過去的造作已經成為事實,我們無法再改變它,可是──我們卻可以改變對往事的態度和思想。有人以前曾經傷害過我們,我們就此不斷拿來使自己痛苦,傷害自己的身心,這是多么愚蠢啊! 我們常向那些對別人懷有怨恨心的人說:"你現在就應該開始化解你的怨恨,因為現在還不遲,還很容易。千萬不要等到快要被醫生開刀的時候,甚至在臨死以前才開始,那便太遲了。寬恕別人吧!你可以做得到的。你能夠寬恕別人的過失,別人才可以寬恕你的過失!" 人要想化解怨恨心,先要消除恐懼心,因為當我們恐懼的時候,很難把心中的意念集中。所以我們一定要先把恐懼化解,凡事從從容容,自然能夠產生力量幫助我們。如果我們不加改變,只一味地以為自己是一個無能為力的受害者,一切事情不會再有希望;那么,即使佛菩薩也無法和我們感應,幫助我們,我們便被自己所害,更加一落千丈。反之,如果我們一朝醒悟,痛改前非,化解了所有恐懼和怨恨,有正確的思想觀念,又有來自四面八方的支持力量,將使我們轉敗為勝,步步高升。惟有寬恕別人,才能把不快的往事化解。
- 
                            2015-08-10查看詳情>> 一 、學會尊重他人 1.智者滿臉微笑,愚者冷若冰霜 2.智者記住別人的名字,愚者希望名字被記住 3.智者了解別人的心思,愚者表示自己的需要 4.智者善于傾聽,愚者沒有耐心 二、不做無意義的爭辯 5.智者先贊同,愚者先否定 6.智者讓別人逐步說“是”,愚者會引起 更多爭論 7.智者聰慧幽默,愚者呆板無趣 8.智者知過就改,愚者固執己見 三、 說話不說破 9.智者委婉建議,愚者直白否定 10.智者不把話說破,愚者單刀直入 11.智者三緘其口,愚者口不擇言 12.智者委婉拒絕,愚者冷漠反對 四、 學會隨機應變 13.智者說話看對象,愚者盲目亂開口 14.智者善于察言觀色,愚者不會“投其所好” 15.智者看場合,愚者“一根筋” 16.智者談對方感興趣的事,愚者說自己 感興趣的事 五、 做個讓人喜歡的人 17.智者低調謙虛,愚者驕傲張狂 18.智者寬容大度,愚者錙銖必較 19.智者誠實可信,愚者虛偽可憎 20.智者照顧他人的自重感,愚者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六、 關心他人,快樂自己 21.智者細微處關心他人,愚者處處為自己打算 22.智者善意贊美,愚者樂于批評 23.智者給人以激勵,愚者以冷水潑人 24.智者善于替人解圍,愚者遇事避而遠之 七、 高效率做事 25.智者目標明確,愚者糊涂度日 26.智者善于制訂計劃,愚者眉毛胡子一把抓 27.智者與人有效合作,愚者喜歡單打獨斗 28.智者挖掘自身潛能,愚者只會埋頭苦干 八、行動成就夢想 29.智者付諸行動,愚者耽于幻想 30.智者雷厲風行,愚者拖沓懶惰 31.智者標新立異,愚者盲目從眾 32.智者未雨綢繆,愚者亡羊補牢 九、 不鉆生活牛角尖 33.智者淡然看待得失,愚者為名為利所累 34.智者懂得放棄,愚者牢記憂傷 35.智者改善自己的弱點,愚者埋怨自己的短處 36.智者知道變通,愚者死鉆牛角 十、 信心是照亮成功的陽光 37.智者不為打翻的牛奶哭泣,愚者常常 拿過失處罰自己 38.智者克服自卑,愚者被自卑俘虜 39.智者對生活充滿熱忱,愚者缺乏激情 40.智者為最壞的結果做準備,愚者凡事 總往最壞處設想 十一章、別和工作過不去 41.智者創造機遇,愚者等待好運 42.智者靠智慧工作,愚者靠體力工作 43.智者熱愛自己的工作,愚者在工作中 變得麻木 44.智者懂得休息,愚者堪稱工作狂 十二、 享受生活,享受快樂 45.智者給心靈放假,愚者讓心弦緊繃 46.智者駕馭金錢,愚者被金錢束縛 47.智者過好每一天,愚者浪費好時光 48.智者感受快樂點滴,愚者總是不快樂
- 
                            2015-08-10查看詳情>> 做好一個人并不是一個簡單容易的事情,但有人只想做一個完美的神,并以神的要求控制周圍的人。當老師讓這個姐姐選一個人代表她的時候,我立刻感覺到自己將會被選中。果不其然,并且我也有著她所呈現出來的問題和表現。就近一年我己經非常強烈地想要做好一個人了,對所有需要學習的或曰常的事,我都帶著一顆熱忱謙卑的心去實踐去行動去完成。就想干點實事,從一點一滴開始,打好基礎。但心氣還是非常高,對很多東西都不屑一顧,即使我什么都沒有,我依然很拽。(況且我多少有點什么)那個姐姐也是這樣高高在上,用神的完美要求自己、孩子、老公,死活不愿好好做一個人。結果是一家子全都陷入不夠好的痛苦,一朵玫瑰本來好好的,有人偏偏想把它變成郁金香,這不是沒事找事、自討沒趣嗎?一個天使來到凡間,就好好適應人間的生活吧。天使在人間是為了在塵世創建出天堂的模樣。但天使成為了人類喪失了所有的魔法,擁有這個肉身同時也注定了必須領略人間煙火。所以老師說,想做神,首先做人。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快樂、真實、勇敢和腳踏實地的人,不逃避不自欺不妄想,只是生活在生活里,生活在工作里,生活在關系中,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撇一捺平衡且連結天地的真正的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來時心底最誠摯的愿望。愿我們不辜負今生不白走一遭!祝福
- 
                            2015-08-10查看詳情>>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給予孩子的不僅是生命及家庭,更重要的是每時每刻父母都在影響著孩子的心靈。 墨子曾說:“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固然不可不慎也。”就是說孩子生下來就像一束白絲一樣,你把它染成黑的就是黑的,染成黃的就是黃的,所以染絲不可不謹慎。對孩子的教育也是這樣的道理。不同的家庭教育出來不同的孩子,這跟染絲的結果是一樣的。 孩子出生以后最依賴的人就是父母,父母的一舉一動深深影響著孩子。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對父母的教導和行為方式是全盤接受。在孩子眼里,父母是全能的,是整個世界,是排在第一位的。父母的言行深深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有的甚至影響孩子整個人生。 作為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和成功的人生。那么,父母就應從孩子小時候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仔細觀察,及時發現自己和孩子生活中的不良行為,加以糾正和引導。對孩子生活中好的行為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之成為習慣。讓孩子在好習慣的陪伴下生活、學習和工作。 要想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父母。父母改變,孩子才能改變。通過父母和家庭氛圍的改變,孩子才能獲得更好的成長空間。所以,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要從改變自己開始,哪怕是一句話、一個舉動、一個小習慣……為孩子創造一個自由、溫馨、輕松的空間,讓孩子幸福快樂的成長。 本書是一本通俗易懂,簡單實用的家教手冊,分14章向父母闡釋在教養孩子的時候,不僅要抓住問題的關鍵,更需要嚴格要求自己,隨時改變自己。通過言傳身教,讓孩子改變自己,改變整個人生。 本書教你發現孩子的優秀品質,開發孩子的內在潛能,提升父母的教養力,用簡單的方法有效引導孩子、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品質與習慣,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等。仔細品讀本書,為孩子的明天創造更多的機會吧!
- 
                            2015-08-10查看詳情>> 毫無疑問,每個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是一個聰慧、乖巧、懂事、獨立、積極,有著良好的生存能力和社會能力的人。但是,現實生活中,實際情況卻常常并不是這樣。大多數的孩子在父母的庇佑袒護下,常常缺乏自主的能力和生存社交的技能。在生活面前,他們一旦脫離了父母就會表現得十分孱弱,十分邊緣化。 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是一個塑造和成就的過程,自從孩子誕生的那一刻,孩子的成長就具有極大彈性和發展空間。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懂得放手,一定要明白給予孩子怎樣的愛。法國教育家盧梭說過一句話:“你知道運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可見,溺愛和袒護是孩子成長的“天敵”,它帶給孩子的不是幸福,相反,恰恰是不幸的開始。因此,作為父母,給予孩子的愛就要從長遠的角度考慮,為孩子的未來打算。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是戰國策中的名篇《觸龍說趙太后》向我們傳達的父母教育理念,說的是父母對孩子的愛要從長遠的角度為孩子考量和打算。戰國時期,秦國趁趙國政權交替之際,大舉攻打趙國。趙國形勢危急,就向齊國求救。齊國要求讓趙太后的兒子作為人質,才肯出兵。可是,趙太后十分溺愛孩子,執意不肯讓長安君只身犯險。后來,觸龍對趙太后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也就是說,父母疼愛子女,就得為孩子考慮長遠些,就得讓孩子經受磨礪和考驗。這樣,孩子今后才能有干大事的資本,才能勝任一些艱巨的任務,成就偉大的業績。“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最后,觸龍說服了趙太后,終于化解了這場危機。看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也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一味地溺愛袒護孩子,不讓孩子經歷一點風雨,孩子是不會長大的,今后也是很難有所作為的。父母只有放開庇護的手,不充當孩子的“保護傘”,讓孩子經受磨練,這樣孩子才能夠真正地長大,才能積累今后生存發展的資本,贏得幸福生活。 另外,孩子優勢的成就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礎之上的,再好的學校教育也難以獲得同樣的效果。因為,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老師。孩子生來都是非常優秀的,可如果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對孩子太過庇護,時時刻刻、方方面面都讓孩子處在自己的保護之下,就會讓孩子的成長變得“畸形”,讓孩子處于弱勢的地位。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定要懂得放開自己分分秒秒庇護的手。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是一種保護而不是一種袒護,應該是一種放開而不是一味放縱。《放開孩子的庇護——讓孩子攀登自己的高峰》從父母給予孩子的家庭教育著手,以孩子的性格、心態、學習、人格、品質、溝通、情商以及社交八大方面作為著眼點,著力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的能力,實現孩子人生的成長與成熟。 拉緊孩子的手是父母的責任,它能夠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少走彎路,少走錯路;放開孩子的手,同樣也是父母的責任,它能夠讓孩子真正成長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讓孩子活出自己的精彩。翻開本書,讓父母認清自己的角色,讓孩子攀登自己的高峰。
 
                
 
             
                        
 
                 
                 
    


 
	                
	                    
	            



 請輸入正確的用戶名
請輸入正確的用戶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