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詳情>>
                                摘要:以安全培訓為主題,剖析培訓體系現狀與存在問題,以新集礦區為例探索解決途徑,建立安全培訓體系。
關鍵詞:企業 安全培訓 實踐
1 構建煤礦安全培訓體系的意義
1.1 安全培訓事關礦區安全生產狀況的穩定好轉和企業可持續發展。穩定煤礦安全生產局面,遏制事故多發的態勢,在落實管理、裝備、培訓三并重原則的同時,必須注重從根本上抓好職工安全素質培訓。針對煤礦職工隊伍文化素質較低的現狀,抓好安全培訓是提升職工安全素質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大幅度減少生產安全事故,實現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的治本之策。構建科學合理的安全培訓體系是促進安全發展,全面提高煤礦職工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的有效措施。
1.2 加強培訓體系建設是煤礦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煤礦不遏制事故,事故就會摧毀企業。落實管理、裝備、培訓三并重的原則,針對安全培訓基礎較為薄弱,缺乏高素質的安全管理、技術管理和現場操作人員的狀況,要增強安全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滿足現場實際工作需要。加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是培訓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職工的安全素質和安全生產技能的治本之策。
1.3 構建煤礦安全培訓體系是安全培訓的靈魂。培訓工作適應煤礦安全發展的需要,做到健康發展必須建立健全安全培訓體系,從計劃、管理、實施、監控等環節形成一個縱向到邊、橫向到底,上下聯動、相互監督的閉路循環機制,通過各環節之間高效運行,保證培訓質量。國投新集公司是由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控股的國家大型一檔股份制企業,也是兩淮地區首家上市的煤炭企業。礦區1989年12月開發建設,現有職工2萬余人,四對生產礦井,兩對在建礦井,五對規劃建設礦井,經國家發改委批復年設計生產規模為3590萬噸,列入全國13個億噸煤基地之一的兩淮煤炭基地。2007年以來,生產能力連續突破1000萬噸,年利潤穩居10億多元,總資產160多億元。公司安全培訓工作突出一個中心,健全兩個體系,遵循三個原則,堅持四個統一,確保五個落實,把好六道關口。針對礦區快速發展職工隊伍迅速擴大的實際,以新工人培訓為中心,健全安全培訓體系和監管體系,遵循依法培訓、學以致用、教考分離原則,堅持同一工種統一教學大綱、統一培訓教材、統一考核標準、統一持證樣式,確保機構、師資、場所、計劃、經費落實,把好學員的入學關、考勤關、課時關、內容關、考核關、發證關。從宏觀上把握住了安全培訓工作的重點和主線。圍繞培訓體系建立7章50條《新集公司安全培訓工作實施辦法》明確了“什么是培訓、培訓工作誰領導、誰監管、誰落實、怎樣干、怎樣才算干好、干不好怎樣處理”等具體問題,以此作為培訓工作的標準,起到了較強的指導、規范和糾偏作用。近期該公司編制了人力資源培訓中長期發展規劃,規范未來5年人力資源培訓戰略目標、指導思想、工作方針以及各類培訓的具體規劃。旨在調動各礦培訓積極性、增強培訓吸引力、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使職工培訓計劃、方案、考核、評估得到規范。近年來,每年舉辦各類培訓班180余期,每年培訓量15000人次,年培訓率在120%以上,職工隊伍素質顯著提高。
2 煤礦安全培訓體系建設的存在問題
2.1 安全培訓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和理性思考,存在隨意性,導致培訓管理與企業發展戰略脫節,與人力資源能力提升脫節。沒有突出針對性、實踐性、應用性,造成培訓資源的浪費,給培訓工作的長遠發展留下隱患。
2.2 缺乏以人為中心的原則。沒有把教師、學員視為一種教學資源來開發,教師缺乏教學管理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處在要我培訓的狀態,沒有調動我要培訓,抓好培訓的積極性。
2.3 四級培訓基地缺乏有效制約,培訓工作沒有立足全局,沒有從戰略角度規劃安全培訓工作,缺乏完整的培訓體系,硬件設施不到位,專兼職教師缺失,只注重培訓期數和人數,忽視培訓質量,缺乏針對性的問題。
3 安全培訓體系的設計
為提高培訓質量,增強煤礦安全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從培訓管理思路、培訓課程體系、培訓授課方法、實訓基地建設、試題庫建設、培訓考核標準化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創新,重點是提高安全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滿足生產現場的需要。培訓體系的設計主要是培訓需求調研分析、培訓方案策劃制訂、培訓過程質量控制、培訓效果評估反饋四個方面,這些環節形成閉路循環,互相制約相輔相成。
3.1 培訓需求調研分析。培訓活動開展之前,對參培單位和學員的類型、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深入礦井班組進行調研。調研分析是培訓的基礎工作,忽視需求分析,導致培訓對象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現場實際情況掌握不夠具體,培訓效果事倍功半。培訓需求分析主要有組織分析、現場分析、教學和學員分析、前瞻性分析等幾種方法。新集礦區每月都到各礦基層班組調研,摸清受訓單位和學員的需求,學歷層次、年齡結構等情況,在調研分析的基礎上,通過科學定位,編制培訓計劃,制定實用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強化過程控制,取得較好的培訓效果,2009年培訓9600多人次,合格率達95%。
3.2 培訓方案策劃制訂。培訓策劃是以安全素質提高為導向,崗位與能力匹配為原則,為專項培訓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訓管理制度與培訓流程,輔助企業落實培訓計劃。策劃內容主要包括:培訓需求分析、培訓課程內容介紹、教師介紹、培訓目標、培訓對象、培訓方法、教學設備和場地需求、培訓日程安排、學員調查問卷、學員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內容等環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前期的準備工作是培訓項目成敗的重要環節,它直接影響著培訓的成果和效益。通過預先進行方案設計,充分體現培訓策劃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煤礦安全培訓課程體系是涉及多學科的系統工程,建立適應安全發展需求、體現成人教育特色的課程體系,必須擺脫傳統培訓方法方式的思想束縛,不斷總結創新煤礦安全培訓的新模式,使授課內容針對性強、安全知識面廣、專業內容新、課堂氣氛活躍的模塊化安全培訓課程體系,課程設置體現培訓對象的特點、崗位相關性、新技術的應用。建立起基礎課厚、專業課精、事故案例課寬、安全文化課細的模塊化安全培訓課程體系。
3.3 培訓過程質量控制。培訓過程質量管理是對培訓過程進行動態有效地控制。有效的培訓控制需要良好的管理作為保障,一是管理制度建設,為保證培訓有序開展,必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來保證。培訓管理內容主要是培訓制度、培訓激勵制度、考核評估制度、培訓獎懲制度。規范的領導責任制、目標責任制、考核獎懲激勵機制和培訓質量反饋體系,規范安全培訓的組織、培訓、考核、發證、反饋等項工作,促進培訓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和制度化。二是管理工作的實施,落實培訓教師、參培學員、教職員工;落實教學組織管理、后勤保障管理措施。質量控制要與培訓執行過程與考核相結合,重點是培訓過程控制,及時觀察培訓過程中參訓者的反應及意見。培訓計劃執行應注重彈性原則和例外管理,注意事前溝通,塑造學習氣氛,增強學習互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整個培訓過程進行有效地控制和監督,不是為了找麻煩,而是為了培訓質量的穩步提高,更是為了培訓工作健康發展。新集礦區根據自身的特點構建了以督導為主體的全方位、全過程和多層次的教學質量和后勤服務監控體系。教學督導的職責從課程教學、實驗教學、教材建設,到考試、課程設計等各環節;對學員上課、住宿、就餐,課后活動等環節構建了三跟一查的培訓監控體系,使整個培訓過程得到全面、全程、及時和有效的監控。
3.4 培訓效果評估反饋。培訓評估是指在培訓過程中受訓者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就用于工作的程度。培訓的效果評估一方面是對學習效果的檢驗,另一方面是對培訓工作的總結,然后根據評估結果適當調整培訓課程。效果評估的方法分為過程評估和事后評估。效果評估結果應與薪酬掛勾,通過激勵機制調動培訓積極性。應用評估模型分為反應層、學習層、行為層、效果層等四個層次。對培訓采取間接培訓效果法、直接培訓效果法、現場培訓效果法評估。間接培訓效果主要是在培訓后通過問卷方式對培訓方式、內容、技巧等方面進行評價;直接培訓效果的評價依據主要為考核結果,以參加培訓的人員的考核分數來確定安全教育與培訓的效果;現場培訓效果主要是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違章情況和發生的安全事故的頻數來確定。效果評估要寫出評估總結報告,通過評估不斷調整工作方法。
國投新集公司十分重視職工培訓工作,1993年礦區開發初期組建了職工培訓中心。2003年經安徽省煤礦安全監察局評估驗收,具備煤炭行業三級安全培訓中心資質。2009年年初通過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評估驗收,取得煤炭行業二級安全培訓資質;年底又在中國職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組織的評選活動中,榮獲全國企業職工教育培訓先進單位稱號。新集公司建立適應煤礦安全發展需要,滿足安全培訓和安全生產現場需求的安全培訓體系,極大地促進煤礦安全培訓工作的持續、健康穩步發展,全面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質、安全生產技能,預防和減少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對整個安全生產工作起到了推動作用。安全培訓由由任務型、服務型向科學管理型轉變,將企業價值體系、發展目標等內容有機滲透到安全培訓之中,形成了以人力資源培訓中心為主體,以各礦四級培訓機構和區隊自主培訓為支點的安全培訓網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