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課程更多
-
2016-03-09...查看詳情>> 第一模塊:NLP核心理念 1.地圖不是疆域: 2.ABC法則 3.每個人都以希望自己做決定,而不希望別人來左右自己。 4.溝通的意義在于對方的回應 5.效果比道理更重要 6.在任何系統內,最靈活變通的人擁有最佳的成功機會,最能夠影響大局的人。 7.行為冰山 8.凡事都有三個以上選擇 9.重定義意 第二模塊:改變 1.市場環境的變化:消費者的專業和理性程度在不斷提高; 2.新的管理挑戰:傳統管理對于現在80、90后的失靈; 3.經驗管理的困擾:有限的經驗難以應付不斷提高的管理要求。 4.我們需要: 輔導模式的改變:思考模式、溝通模式、行為模式的改變; 輔導角色的改變:從“管理者”到“管理教練”; 輔導風格的改變:用“問”代替“說”,用“取”代替“給”,從“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 5.管理者與管理教練的區別。 6.動力對話的三個特征:發現性對話、拓展性對話、動力性對話; 7.動力對話的三個演進過程:收集信息、擴展視角、發現可能。 8.教練的信念: 相信給當事人的能力,相信當事人的能力, 相信當事人的智慧,相信當事人能夠創造卓越的表現。 第三模塊:能力 教練看似簡單,但要建立教練與當事人的教練關系教練才能發揮作用。所以要從最基本的能力開始訓練。 1.教練的四大能力:發問能力、聆聽能力、區分能力、回應能力 2.發問能力 2.1.發問的7種力量 2.2.語言的歸類:上歸類、橫歸類、下歸類 2.3.發問的類型:開放式、封閉式、批準式、追蹤式、反問式,時間線、位置感知、理解層次等; 2.4.發問的目的: 2.5.發問的方法 3.聆聽能力: 說到聆聽,所用人都不會懷疑自己的聆聽能力,不就是聽別人說話嗎?有什么難的。但是在現實的管理溝通中,80%的人是不會聆聽的。 3.1.聆聽的目的: 3.2.聆聽的層次:聽說話者的內容;看說話者的表情;感受說話者的內心。 3.3.聆聽的狀態: 3.4.破壞聆聽的10種狀態: 3.5.如何有效聆聽:觀察力和親和力 4.區分能力 4.1.每一個人都有三個世界:腦外世界、腦內世界、演繹世界。 4.2.演繹世界的四種現象:扭曲、刪減、概括、歸納 4.3.不同演繹世界的對話方式。 5.回應能力 5.1.回應的概念 5.1.回應的幾種方法:14中回應術 6.教練的原則:接納、觀察、欣賞、中立 第四模塊:運用 人只會對自己的承諾負責。我們傳統的習慣就是要求、告訴別人該如何如何,但是一方面我們對對方了解程度有限,一方面我們給出的答案也不一定正確,第三對方沒有將自己放到主人的位置。往往產生被動執行的感覺,很難調動積極性和發揮潛能。 管理教練技術解決了現代企業管理的兩大難題:一是如何教練團隊伙伴;二是如何快速將目標變為成果。管理教練七步圖就是一個從目標到成果的過程精準目標。 1.精準目標 目 標是人類的動力之源。人們首先給自己設定目標,然后才根據目標行動。設定目標是一種有效的技。管理教練中的目標設定不僅為當事人提供了長期規劃,還提供了 短期行為動機。目標的設定和實現會突出人們的才能,使被教練者充滿欣喜和激情地去設定更高、更難的目標。此外,目標的設定還可以使人們開闊眼界、突破限 制,挖掘人們內在的潛力。 2.理清現狀 現狀即是你現在所處的位置,很多時,我們對現狀缺乏足夠的客觀的認識,常按照自己以為的情況去訂立目標,自然會導致決策的失誤或資源的浪費。 理清現狀有兩個關鍵點: ①回歸事實:管理教練通過提問穿透當事人的演繹,讓事實呈現出來; ②數據支持:沒有數據支持的事實就沒有說服力。 3.優選方法: 條條大陸通羅馬,但是每一條路所用的時間,所耗費的資源,所投入的人力一定有差異。 所以我們要找到通往目標的方法一定要符合四個原則:速度最快、執行更易、資源更省、 效果最大的原則。 步驟:探尋可能的方法,優選可行的方法。 方法:個人頭腦風暴法和團體頭腦風暴法。 4.行動目標 盡管屬員知曉要對自己的職業發展負責,會力爭達成企業的目標。管理教練仍需要與員工訂立行動目標,因此,作為教練的管理者,在明確了表現目標及現狀,并發現了關鍵價值鏈后,很重要的是要當事人訂立行動的目標。 5.行動計劃 在 設定了滿足以上條件的行動目標之后,管理教練和當事人要共同制定一份行動計劃,然后在行動計劃上簽字并將其備份。調查數據顯示,如果沒有一份合適的行動計 劃,無論當事人的承諾有多動聽、決心有多大,目標也很難實現。一份合適的行動計劃可以保證教練在正常的軌道上進行,并為行動后的教練跟進提供一個參考的框 架。 6.行動執行 任何計劃,如果僅是紙上談兵,則不會有任何結果。只有行動,才會有結果;只有正確的行動,才有正確的結果。管理教練是以結果為導向的,因此,當事人必須做出行動的承諾并開始行動。 7.行動后跟進 跟進是一種積極的行動回應,讓當事人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行動表現。跟進也是一種很有效的反思工具,在雙方都放下批判和防衛的情況下,進行探詢和學習。跟進的重點是放在將來的表現和修改上,總結反思,從而尋求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管理教練七步圖的每一步都與成果相連,以成果為導向。管理教練技術體系就是確保當事人更快、更有效地將目標變成成果。 第五模塊:實戰 1.通關流程 兩個學員一組,分別扮演主管和業務人員。 2.通關方法 事先培養8名主管擔任關主。學員抽簽決定通關內容,每人8分鐘。關主兩分鐘點評。
-
2016-03-09...查看詳情>> 第一模塊:溝通的本質和原理 1.溝通的目的 溝通的目的是要達成共識。人與人之間有一道無形的墻。要拆除這道墻,讓懷疑、拒絕、分歧變信任、接受、合作。 2.如何打開對方的心門 在溝通之前一定是先打開對方的心門。 第一扇門:讓別人信任你 第二扇門:讓別人喜歡你 第三扇門:讓別人敬重你 第四扇門:讓別人崇拜你 3.溝通中人性的研究分析: 3.1.人性中最渴望的是---尊重、肯定、認同、接納、愛。 3.2.在精神上追求快樂、逃避痛苦;在物質上想要擁有、害怕失去; 3.3.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做決定,而不喜歡別人左右自己; 3.4.每個人多喜歡談論自己和自己關心的人和事; 3.5.每一個行為的背后都有其正面動機; 3.6.凡事都有三個以上的選擇; 3.7.每個人在當下都已經作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3.8.溝通的意義在于對方的回應; 3.9.人的行為并非等同他個人的本質; 3.10.效果比道理更重要 4.溝通的本質 4.1.不是你的話有多少道理,而是你在他心目中的信任程度。 4.2.20%靠技巧,80%靠對人性的了解。 4.3.不是真正的兩個人在溝通,而是我認為的我和你認為的我在溝通。 第二模塊:溝通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溝通 2.信息的傳遞過程—編碼和解碼 3.溝通的漏斗原理 4.表象系統在溝通的作用 5.影響溝通的要素—語言文字、語音語調、肢體語言 6.溝通中的微表情 第三模塊:教練式溝通技巧 1.名師真的能出高徒嗎? 2.發問能力—將自己想要的答案,通過詢問讓對方自己說出來 3.聆聽能力—聽出感情才能了解事實 4.區分能力—扭曲、刪減、歸納、概括類區分 5.回應能力—溝通的效果在于對方的回應 6.以對方風格溝通的習慣—視覺型、聽覺型、觸覺型、理性思維型 風格測試。 第四模塊:溝通的方法和技巧 1.動之以情—以情感人 2.曉之以理—以理服人 3.施之以壓—以壓“逼”人 4.體之以驗—以驗激人 5.誘之以利—以利誘人 6.脅之以災—以災嚇人 7.同理心法—聽出對方的情感和情緒 8.卡氏坐標法—全方位的分析 9.理解層次 10.語言的歸類 11.感知位置 12.換框法 第五模塊:溝通的流程 1.設定目的—有的放矢 2.溝通前準備—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3.面談溝通—黃金法則和白金法則 4.達成共識—完成目的 5.雙贏溝通模式 1)互相尊重 2)尋求共同基礎 3)確定需求、需要和擔心 4)關注大家所需要的結果 5)給出多種選擇,保持靈活性 6)共同解決問題 第六模塊:溝通實務 1.如何與上司溝通 1.1.尊重而不吹捧; 1.2.請示而不依賴; 1.3.主動而不越權。 2.如何與下屬溝通 2.1.打消下屬的戒備心理 2.2.主動了解下屬的個人信息1 2.3.表達對下屬的尊重 3.4了解、處理下屬的合理需求 3.5.如何批評下屬 3.如何與同事溝通 3.1.彼此尊重、從自己做起; 3.2.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立場; 3.3.平等互惠、不要讓對方吃虧; 3.4.把我尺度、避免不當傷害; 3.5.積極樂觀、寬容對待他人; 3.6.如有誤會、誠心化解障礙; 3.7.堅持原則、維護正當權利; 3.8.注意細節、經常反省自己。
講師授課見證
更多
對不起,該講師暫未上傳講師授課見證





請輸入正確的用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