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8-11查看詳情>> 馬云說:員工的離職原因林林總總,只有兩點最真實: 1、錢,沒給到位; 2、心,委屈了。 這些歸根到底就一條:干得不爽。 員工臨走還費盡心思找靠譜的理由,就是為給你留面子,不想說穿你的管理有多爛、他對你已失望透頂。 仔細想想,真是人性本善。作為管理者,定要樂于反省。 帶團隊,你得問自己,人為什么要跟著你混? 帶團隊做好這8條: (1)授人以魚:給員工養家糊口的錢。 (2)授人以漁:教會員工做事情的方法和思路; (3)授人以欲:激發員工上進的欲望,讓員工樹立自己的目標; (4)授人以娛:把快樂帶到工作中,讓員工獲得幸福 ; (5)授人以愚:告訴團隊做事情扎實、穩重,大智若愚,不可走捷徑和投機取巧。 (6)授人以遇:給予創造團隊成長,學習,發展的機遇,成就人生。 (7)授人以譽:幫助團隊成員獲得精神層面的贊譽,為成為更有價值的人而戰,光宗耀祖 (8)授人以宇:上升到靈魂層次,頓悟宇宙運行智慧,樂享不惑人生 。 一流管理者:自己不干,下屬快樂的干; 二流管理者:自己不干,下屬拼命的干; 三流管理者:自己不干,下屬主動的干; 四流管理者:自己干,下屬跟著干; 五流管理者:自己干,下屬沒事干; 末流管理者:自己干,下屬對著干。 2.【九段管理者修煉】 一段:以身作則,堪為榜樣。 二段:幫助下屬,無私奉獻。 三段:教化下屬,為人師表。 四段:建立規則,打造團隊。 五段:高效激勵,領導思維。 六段:全面統籌,科學管理。 七段: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八段:機制勵人,文化凝人。 九段:組織制勝,天長地久。 3.【怎么樣留住人才?】 必須給員工4個機會:做事的機會,賺錢的機會,成長的機會,發展的機會! 必須經營員工4個感覺:目標感,安全感,歸屬感,成就感! 4. 【 什么是培養人才?】敢于給員工做事的機會,也能給員工犯錯的機會,這才是培養人才! 1、什么是人才?做得了事,吃得了虧,負得了責就是人才! 2、什么是領導?指引得了方向,給得了方法,凝聚得了人心就是領導! 3、什么是使命?活下來是為了事業,能把命都使上去就是使命!
-
2015-08-11查看詳情>> 很多銷售人員都聽過一句:銷售不跟蹤,萬事一場空!但是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逼單,如果銷售員不會逼單,不敢逼單,那么再多的來客數都是徒勞。 著名的定位之父杰克·特勞特說過:今天的市場營銷,其本質并非為顧客服務,而是在同競爭對手對壘的過程中,以智取勝,以巧取勝,以強取勝。簡而言之,市場營銷就是戰爭,在這場戰爭中,競爭對手就敵人,而顧客就是要占領的陣地!要想占領客戶就離不開逼單,今天簡單跟大家分享10個逼單技巧。 銷售不逼單,一切全白干!的圖片 1.與客戶連為一體。 讓客戶感覺你是和他站在同一條船,感覺你是在幫他爭取價格,爭取利益的。 參考話術:先生/小姐,看您也挺喜歡這款的,剛好我們這里搞活動,價格非常實惠,您看我們就把它定下來吧?(注意哦,是“我們”而不是“你”) 2.利用活動氛圍逼單。 參考話術:先生/小姐,您看我們這次的活動力度特別大,這么多客戶都跑來這里搶購了,您也趕緊搶優惠吧,不然就白來了。 3.利用活動力度逼單。 參考話術:先生小姐,我在這里做了五年了,從來沒見過優惠力度這么大的活動,平常買一個衣柜的價格,現在可以買到一個衣柜+一根衣通+一個床頭柜+一個格子架+一個褲架,買一件=買五件,太劃算了,我們趕緊定下來吧,今天是活動最后一天了,過了今天就全部恢復原價呢。 4.利用優惠名額是限量的方式逼單。 參考話術:先生/小姐,這款我們是限量三套,現在只剩下最后一套了,昨天有個客戶看中這款說今天過來買,您要是現在不趕緊訂下來,等會就被其他客戶訂了,我現在就給您開個單吧。 5.利用贈品逼單。 參考話術:先生/小姐,現在下訂可以獲得額外的…大禮包,贈品有限,反正您都是要買的,不如現在趕緊下訂吧。 6.利用客戶的虛榮心逼單。 參考話術:先生/小姐,您也知道我們是個大品牌,像細節完美、做工精湛和款式大氣的產品特別適合向您這么有品位的人,放在您家,不僅是個產品,更是個藝術品啊,我現在就給您開個單怎么樣? 銷售不逼單,一切全白干!的圖片 7.欲擒故縱式逼單。 有些客戶就是優柔寡斷,知道產品好,也知道價格實惠,但就是下不了決定,拖拖拉拉,這時候建議不要浪費時間,可以跟客戶表示由于客戶很多,人員不足,還要接待其他客戶,暗示促使客戶盡早下訂。 參考話術:先生/小姐,今天是活動的最后一天,優惠名額有限,所以客戶特別多,我們人員不夠,您要是現在訂不下來,我就先接待其他客戶了。 8.二選一逼單法,這種方法雖然老套,但是很有效。 參考話術:先生/小姐,我現在給您開個單,您是給現金還是刷卡? 9.假設成交法。 參考話術:先生/小姐,這是剛剛給您做好的方案,如果沒有什么問題,麻煩您在這里簽個字交全款,這樣就可以盡早送到您家,早點享受這么高品質的產品。或者說:先生/小姐,今天交了定金后,什么時候方便去您家量尺呢? 10.拜師請教法。 不排除有些客戶對產品比較專業,這時候我們就順著客戶并認同贊美,不要和客戶爭論,這樣更有利于成交,否則贏了爭論,輸了市場! 參考話術:先生/小姐,想不到原來您這么專業啊,以后得跟你多多學習呢,既然您都這么專業了,肯定清楚我們的產品細節是做的最好的,而且現在搞活動,多實惠啊,要不,我現在給您開個單?
-
2015-08-11查看詳情>> 兔子還是不認輸,它又去找烏龜比賽。 第五次,它們是在高速公路上比賽。兔子拼命地跑,不停地跑,還是輸了。為什么?因為烏龜在路邊一招手,打的去了。 這說明了,要成功必須善于整合資源。
-
2015-08-11查看詳情>> 世界杯正如火如荼,空氣中都是足球的味道。昨晚看球時,幾個朋友聊著聊著,話題卻聯想到企業管理上了。看來,不光是我,很多朋友都是“舉頭看足球,低頭思管理”了。企業管理就像管理一支球隊,要獲勝就要有好球員、好教練、好團隊…… 1、教練就是CEO。青島啤酒總經理金志國說:“我在青島就擔任著一個教練的角色……”CEO最重要的職責就是團隊管理,排兵布陣,知人善用也是教練的首要。一旦球隊戰績不佳,教練一般都會成為替死鬼,企業事業如此,業績不好時,更換CEO也是家常便飯。選教練就是選職業經理人。足協也好,俱樂部老板也罷,選擇教練也就類似于企業選擇職業經理人。 2、強弱都是相對的,也經常強弱異勢。足球場上強弱易勢、勝敗轉換,可謂再平常不過的事了。奪冠呼聲很高的球隊,卻經常連小組都出不了線,例子很多,被貝利預測的球隊大抵這樣。弱隊最終奪魁也很多,比如丹麥童話和希臘神話。企業操作中也要有個好的心態,心態好了,弱勢可變強;心態差了,強勢可變弱。 3、大量的訓練,才能形成集體間的默契配合。用腦“踢球”的習慣,是在平時的訓練中養成的。堅信靠腦力贏,而不靠體力贏。 4、球隊隊長大多是中后場球員,前鋒很少,企業領導人沖到第一線有弊端。一支球隊中,隊長就類似于企業的領導,他們一般居于中后場,可能是后衛,可能是中場,也可能是守門員,因為處于中后場的球員更容易觀察場上的形勢,從而方便指揮。所以,一般來說,前鋒做隊長就很少,即使這些前鋒很大牌。 5、即使是后勤服務部門,也要對公司的業務負責。在足球賽中,如果后場球員總是把球一個大腳踢到前場,那這種得球隊是很難獲勝的,同樣,這種管理在企業中也是兇多吉少。 6、位置問題。足球賽中有很多帶有“位”字的高頻度術語,比如站位、卡位、越位、換位等等。企業里也有一個位置問題。一個企業,它有很多崗位。每個崗位上都有一個人,這個崗位的工作要求就是角色責任。每一位成員,對自己的責任,對自己要做好哪些事,遇到問題之后應該向誰請示與匯報,諸如此類,腦子里都很清楚。 7、得勢不得分與賠本賺吆喝。得勢不得分的尷尬,在足球賽中比比皆是。企業經營中也有類似的情況,比如賠本賺吆喝。這些情況都是很無奈的,有時候不得不歸罪于運氣。解決辦法其實說白了也簡單,就是臨門一腳的問題。 8、犯規有時候也是必要的。足球場上,有的犯規很愚蠢,但也有很多是屬于戰術性犯規。這樣的犯規,不僅不是壞事,而且很有必要,甚至價值很大。這一點很值得企業各級管理人員深思。 9、換人。球隊久攻不下時,主教練往往會換人,經常也會收到奇效。企業管理中,當一個項目線索或者合作遲遲談不下來時,是否也考慮換換人? 10、板凳球員的深度,就是企業人才儲備的深度。不要小看板凳深度,這往往是兩支勢均力敵球隊遭遇時最后取勝的關鍵。
-
2015-08-11查看詳情>> 我在單位分管幾個部門,這幾個部門中有兩個部門負責人工作上也是勤勤懇懇,但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獨立性特強,可能也覺得自己還可以吧,不是一個步調,培訓學習開會很少參加,干活還可以,也還有用,在管理上和我格格不入,求教怎么管理這類下屬? 點評1: 1、有能力的下屬如果屬于恃才放曠型,讓其閱讀楊修之死,如仍無醒悟,將其得力助手調離(消除其左膀右臂),觀后效。 2、有能力的下屬如果屬于思想淪落型,違反公司規值觀,直接讓其離開公司。“有才無德”才是公司健康成長的危險品。 3、有能力的下屬如果屬于不拘小節型,行為風格不同于常人,盡量包容,創造發揮其才的外部環境。 點評2: 我猜想這兩個部門一定是業務部門。 你說:“他們工作勤懇,你有說不出來的感覺,獨立性特強。” 我覺得你應該具體分析,為什么他們步調和你不一致?為什么培訓學習不參加?為什么和你格格不入? 一、是不是你自己對他們部門的業務沒有他們那么熟悉,不足以讓他們信服。 二、培訓學習內容,是否有新意,還是硬性布置所謂培訓學習與業務毫無關系? 三、管理方法是否符合部門實際。 你還應該問一問自己,是否在工作中尊重他們,相信他們? 無論大領導還是小領導,如果不相信,不尊重下屬,下屬總會想辦法不買你的帳。特別是業務能力強的人,如果你挑不出他的大毛病,你拿他沒辦法。 如果你能更多相信、尊重他們,和他們多接觸,不僅在工作上關心而且在生活上多關心,增進他們對你的了解,這樣他們才會和你步調一致,接受你的管理。 我想沒有幾個人真是好賴不知,油鹽不進,只有他心里和你較勁才會這樣做。





請輸入正確的用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