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質量安全升華為戰略管理!
發布日期:2015-07-29瀏覽:2679
提要:有心怎會無金?這樣的錢賺來才會安寧。
倪旭康/文
舊有2厄英、蘇丹紅,今有欣弗、福壽螺!食品、藥品安全堪憂,化妝品、裝修材料等也毒性成分屢屢暴光,驚心觸目。
9月5日,又爆出廣東雅士利奶粉由于微量元素超標,維生素含量與標簽含量不符,被國家工商局點名。“問題奶粉”早有數起,只不過這次竟然是眾所周知的國內名牌,令人扼腕。由此而觀,產品質量安全已經成為中國消費者異常關注的焦點。質量安全生死交關,也給相關行業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質量安全納入商道
中山大學盧泰宏教授說,現在企業經營乃“術”、“道”之爭,但用純粹的營銷手段“術”去博取客戶歡心,是短期效益,只有從“道”的高度去進行關注,才可能使企業在經歷風雨后仍具競爭力,應該把質量安全納入“商道”。
現在很多中國企業在追求利潤中迷失,舍本逐末,在概念和各種包裝上下足功夫,卻將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拋至腦后,以至達到一定規模后,質量安全事件卻屢屢出現,也由此形成了消費者巨大的質量安全信任危機。“瞬間輝煌”成為了不少早亡品牌的最佳寫照。
如果一個企業讓消費者徹底失去了信任,那離末日也就不遠了。回顧對質量安全的承諾和實證,是一些大品牌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如萬科房產——品質保證,是質量信心的承諾;海爾冰箱——鐵錘砸出的信任……
再看那些因為質量安全問題,失去消費者失去市場失去最后生存機會的企業,沒有一個好的質量安全體系,就沒有一個成功的企業。
質量安全提升戰略
第一,從現在起快速反應。當別人以質量安全為危機而頭痛的時候,通過合理運作,將質量安全成為自己的品質核心,從而迅速建立起在消費者心目中的信任度。值得佩服的是,在齊齊哈爾第二藥廠發生嚴重的質量安全問題后,修正藥業第一時間將企業的核心理念做了調整,以“修正藥業——做安全藥做良心藥”的觀念向外界廣泛傳播,這一強烈的安全保證信號也創造了連續幾月來銷量持續攀高的新記錄。
第二,嚴把質量檢驗關。產品質量檢驗,必須從三個方面同時進行:一是嚴格科學的原料檢驗,第一步可以把企業的質量安全風險最大限度的控制住;二是加強中檢中試環節,這是產品在形成最終商品前的必要檢驗過程,但是因為成本控制的原因,許多企業對該環節形同虛設,會帶來很大質量隱患;三是出廠質量檢查,這是建立在企業每個人心目中的一個“關”,除了對一般的商品合格進行檢查,更重要的是要將企業的信譽進行檢查。
第三,質量安全體系的升華。從制度到企業的理念都必須加強上升到戰略的高度。對質量安全的無視或輕視,都是對品牌信譽的褻瀆和威脅。標準的企業質量安全戰略是對消費者負責,對企業信譽負責,對產品質量負責,是一個在各個環節中履行責任的潛化。
不管是在研發、生產、運輸、銷售和服務各方面,質量安全必須列入制造企業戰略全過程。
最近一系列的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譬如警鐘長鳴,企業家、管理者要把質量安全上升到戰略的高度去重視,否則等到出了致命的負面新聞再救火,則悔之晚矣。
領導者,領而導之,如能做好表率,真正做到心中有安全,承諾有質量,那么就已經從“商道”的角度作出了努力。





請輸入正確的用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