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對手分析的框架
發布日期:2015-10-08瀏覽:4186
盡管在戰略制定中需要深入分析競爭對手是很明確的,但是在實際中這一分析有時做得并不清晰和全面。管理者的思想中可能會滋生關于競爭對手的危險假設:“系統地分析競爭對手是不可能的”,“我們對于自己的競爭對手是非常了解的,因為我們每天都與他們競爭”。這兩類假想一般都不成立。進一步的難題是對競爭者深層次分析需要有大量數據,而大部分數據不經一番努力是難以得到的。許多公司不是系統地收集競爭對手信息,而是基于從每個管理者得到的競爭對手傳聞中得出的非正式印象、臆想和直觀感覺來采取行動。這樣,由于缺乏有用信息,對競爭者進行深入分析就非常艱難。
徐振宇解析到對競爭者的分析有四種診斷要素:未來目標、現行戰略、假設和能力。①這四種要素的理解可預先對競爭對手的:反應有個概略了解,列出的關鍵問題所示。大部分公司至少對于他們對手的現行戰略、強項和弱項有一些直觀感覺。而對左方的關注要少得多,即理解是什么駕馭競爭對手的行為——其未來目標以及對其自身條件和產業本質的假設。對這些動因的觀察要比對競爭對手實際行為的觀察難得多。但經常是由它們確定競爭對手將來如何行動。
什么驅使著競爭對手竟爭對手在做什么和能做什么未來目標現行戰略存在于各級管理層和多個戰略方面該企業現在如何競爭競爭對手反應概貌,競爭對手對其目前地位滿意嗎?
①盡管我們通常把未來目標看作戰略的一部分,但在競爭對手分析中將目標和現行戰略分開將會有分析上
的好處。本章將提供一個分析競爭對手的基本模式,并將在以后各章中進行引深或充實。競爭對手分析各要素將在以下各節中討論,并將提出一系列關于競爭對手的問題,重點放在識別競爭對手的目標和假設上。在這些更為精微之處,我們不僅給出大致類別,更重要的是將提供一些技巧和指出一些線索以幫助確認某一具體競爭對手的目標和假設。在討論了每個競爭對手分析要素之后,我們將檢驗如何將這些要素結合起來,提出的問題。最后,考慮到競爭對手分析中數據收集任務的重要性,將簡單地討論收集和分析競爭對手數據的一些概念。雖然這里介紹的模式和問題都與競爭對手有關,但是其思想同樣可用于企業自我分析。同樣的概念為企業提供了識別自己在產業環境中所處位置的模式。除此之外,通過這種考察也能使公司知道其競爭對手會對本公司做出何種結論。這也是對競爭對手進行深層次分析的一部分,因為這些結論形成競爭對手的假設和行為,對其采取的競爭行動至關重要。





請輸入正確的用戶名